當前,,我國面臨著較大的物價上漲壓力。這次物價上漲有什么新特點,?應該怎樣應對呢,?
全球性。這次物價較快上漲不是我國特有的,,也不限于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美國、歐盟等發(fā)達國家也陷入了通貨膨脹的陰影之中,因而具有全球性,。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多數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了世界性的。在這種環(huán)境下,,既有輸入型通貨膨脹,,也有輸出型通貨膨脹。
復雜性,。這次物價上漲不僅僅是糧食和石油大幅度漲價,,而是以這兩種基礎產品為中心的大多數商品全面漲價。其中,,既有實體產品價格上漲,,又有虛擬產品價格上漲。就我國來說,,目前面臨著糧價,、油價、房價,、股價,、匯價五大價格問題,且縱橫交錯,、異常復雜,。
深源性。這次物價上漲的原因是極其復雜的,。對于通貨膨脹的起因,,有眾多學說。在西方,,有壟斷說,、貨幣制度說、政府行為說,、需求拉動說,、成本推動說以及混成說等。在我國,,還有體制轉軌說,、結構變動說、人口眾多說,、低效益說等?,F在看來,不論哪一種學說,,都難以真正說清當前物價上漲的原因,。通貨膨脹在本質上是一種貨幣現象,,它是由于貨幣過多而引起的價格水平的全面大幅度持續(xù)上升。價格是商品與貨幣關系的指數,。價格之所以上升,,不外乎三種類型:不是由于貨幣太多,就是由于商品太少,,或兼而有之,。關鍵在于,對具體商品應作具體分析,,并采取不同對策,。應當指出,匯率是不同貨幣之間數量關系的指數,。當前,美元在全球的過量發(fā)行及其大幅度貶值,,已經造成美元泛濫,,成為推動全球通貨膨脹的重要因素。
針對當前物價上漲的特點,,應妥善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密切關注通脹效應的國際傳遞,。我國經濟已深深融入經濟全球化之中,外貿進出口額高達2萬多億美元,,外匯儲備高達1.8萬億美元,,引進外資8000多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千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國外的通脹會通過明的暗的、合法的非法的各種渠道傳導進我國,。通貨膨脹有極大的財富轉移效應,,國內如此,國際也不例外,。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廣泛而深遠,,對此應高度關注。要加強金融監(jiān)管,,增強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提高匯率機制的彈性,以防止外部沖擊,,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的良好勢頭,。
處理好控制物價與價格改革的關系。為抑制價格過快上漲,,我國對一些重要商品生產給予了補貼,。補貼有助于減緩價格上漲速度,,保證低收入者生活水平,但卻割裂了價格的橫向與縱向關系,,容易導致經濟關系扭曲,。因此,應力爭少用價格補貼,。不得已時,,可直接對低收入者或消費進行補貼。隨著經濟發(fā)展,,應適時對價格體制進行改革,,理順價格關系,用正常的價格信號和市場機制調控社會經濟行為,。
控制國內總需求尤其是投資需求,。這是抑制物價過快上漲的主要途徑。發(fā)展是硬道理,。只有發(fā)展,,才能為我們應對各種困難和風險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但發(fā)展不僅要有較快的速度,,更要有良好的結構,、質量和效益,決不能為了片面追求速度而盲目投資?,F在的問題是,,該投資的地方和項目投資不足,該控制的地方和項目又有強烈的投資沖動,。因此,,必須切實解決投資方向問題,通過合理的投資,,既解決物價過快上漲問題,,又保證經濟社會持續(xù)快速協調健康發(fā)展。
謹慎對待人民幣升值問題,。貨幣的幣值變化反映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升降,,它具有雙重效應。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增強,,人民幣幣值必將呈上升趨勢,,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升值要適度,,過快或過慢都可能出現問題,。有人曾設想,如果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達到2∶1,,我國就會馬上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經濟大國,。這只是一種幻想,。可以肯定,,人民幣升值過快或者美元貶值過多,,對我國利少弊多。而且,,人民幣升值既不是解決我國對美貿易順差問題的有效辦法,,也不是解決我國物價過快上漲的明智之舉。
發(fā)表于 @ 2008年07月18日 09:12: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