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農業(yè)農村部:改進南方稻田休耕模式
農業(yè)農村部:改進南方稻田休耕模式
近日,農業(yè)農村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7850號建議的答復》中,,針對吳金水等6名代表提出的關于改進南方稻田休耕模式的建議,,作出答復。
一,、關于加強南方稻田休耕模式研究
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部署,是加快生態(tài)文明建設,、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重要措施,。2016年,農業(yè)農村部會同中央農辦等10個部門和單位印發(fā)《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方案》(農農發(fā)〔2016〕6號),,以資源約束緊,、生態(tài)保護壓力大的地區(qū)為重點,啟動實施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其中,,支持湖南省在長株潭重金屬污染區(qū)開展休耕10萬畝,2017年增加到20萬畝,,2018年又擴大到30萬畝,。湖南省各級農業(yè)部門在試點工作中,因地制宜探索了一批適合南方稻田特點的“休耕,、治理、培肥”治理式休耕技術模式,。一是深翻耕與旋耕技術,。在稻田休耕的同時,每年對休耕田塊翻耕兩次,,其中春季執(zhí)行深翻耕(不宜深翻耕的沙漏田和冷浸田除外),,秋冬季進行旋耕,。二是綠肥輕簡栽培與高效利用技術。休耕耕地在秋冬季旋耕后全部種植綠肥,,盡量早播,,爭取壯苗過冬,盛花期結合深耕翻壓,、干耕水整,、淹水漚腐、控草保肥,,始花期可采一季苔子食用,、飼用。三是石灰合理施用技術,。對土壤pH值低于5.5的強酸性稻田,,酌情施用石灰,調節(jié)土壤pH值,,防止土壤酸化,。在綠肥翻壓前將石灰按時、安全,、足量,、均勻撒施到田。四是生物移除技術,。選擇部分區(qū)域設立重金屬污染治理生物移除技術示范區(qū),,開展高粱-冬綠肥輪作移除、青貯玉米-冬綠肥輪作移除,、東南景天套種花生移除等技術示范,。
下一步,農業(yè)農村部將充分發(fā)揮耕地質量建設專家指導組的作用,,指導湖南省農業(yè)委員會,,針對南方稻田休耕的特點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綜合考慮耕地質量現(xiàn)狀和水土資源條件,,不斷完善南方稻田休耕技術模式,,通過種植結構調整、休耕,、治理修復等多種方式,,實現(xiàn)耕地的有效利用和地力保護,推動形成農業(yè)綠色發(fā)展方式,。
二,、關于改進稻田休耕期管理措施
湖南省在開展休耕試點工作中,十分重視休耕期農田的管理維護,,組織專家制定印發(fā)了《長株潭地區(qū)重金屬污染耕地治理式休耕試點技術指導意見》,,提出了明確管理要求,。一是加強淹水管理。在綠肥翻壓之后及時灌水,,5-9月實行淹水管理,,加速綠肥腐解,有效保護田埂和排灌設施,,直到9月旋耕種植綠肥為止,。二是推進生態(tài)種養(yǎng)。結合休耕開展稻田綜合生態(tài)種養(yǎng)模式試點,,通過養(yǎng)殖小龍蝦,、鵝、青蛙等,,保護培肥地力,、控制雜草生長、增加農民收入,。三是開展酸化調控,。針對南方稻田土壤酸化問題,通過施用土壤調理劑等措施,,降低土壤重金屬活性,;通過增施有機肥,改良培肥土壤,,提高土壤抗酸化能力,。四是加強設施維護。在休耕期間,,組織農民加強灌排溝渠,、田埂、機耕道等設施的維護,,及時清除雜草,,為復耕提供水源和設施保障。
下一步,,農業(yè)農村部將指導湖南省農業(yè)委員會,,組織專家完善休耕試點技術方案,改進稻田休耕期間水分管理和雜草控制技術方法,,確保復耕后能夠用得上,、產得出。同時,,加強技術指導服務,,采取專家巡回指導、現(xiàn)場培訓等形式,幫助農民掌握休耕技術要領,,確保各項管理措施落實到位。
- 熊樂如發(fā)布于2018-09-27 12:58我是金牌用戶 --來自農機通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