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春天里,插秧機市場高歌猛進
春天里,,插秧機市場高歌猛進
2010年,,國內水稻插秧機累計銷量達到了5.9萬多臺,同比增幅高達31%,,呈現“井噴”態(tài)勢,。今年,受益于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和各地對機插秧的大力推廣,,水稻插秧機市場被長期看好,。甚至有業(yè)內人士預計,2011年水稻插秧機市場增幅將達到40%,。
如今,,水稻插秧機銷售已過半,今年的市場是否會延續(xù)甚至超過去年的增長勢頭,?本土企業(yè)與外資企業(yè)的實力對比又是否會發(fā)生變化,?
手扶插秧機繼續(xù)上升
市場顯示,去年國內手扶插秧機銷量達到了4.4萬多臺,,同比上漲24%,。從各家企業(yè)今年的銷售數據上看,手扶插秧機仍然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今年年初,,市場雖受到日本災害等不利因素影響,,但大部分業(yè)內人士仍樂觀預計,,今年手扶插秧機的增幅還將維持在20%左右。
在手扶插秧機市場,,久保田農業(yè)機械(蘇州)有限公司的龍頭老大地位仍無可撼動,。去年久保田市場份額就已經突破1/3。今年,,久保田繼續(xù)穩(wěn)中有增,,截至目前手扶插秧機銷售已經突破2萬臺,全年來看市場份額有望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同時,,久保田、井關,、洋馬,、東洋等外資企業(yè)合力占據了市場多數份額。
國內企業(yè)方面,目前銷量排名靠前的依然是常發(fā)集團和南通富來威公司,。江蘇常發(fā)農業(yè)機械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朱從龍稱,,截至4月底,常發(fā)手扶插秧機銷售已突破4000臺,,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不過,常發(fā)認為今年銷量超過去年難度不大,。“今年農機補貼資金下?lián)茉缬谌ツ?,這樣一來消費者如同吃了一顆‘定心丸’,大都不急于購機,。”朱從龍預計,,今年5月-6月常發(fā)還將迎來一波售機高潮,而今年全年手扶插秧機銷售總量突破7000臺已板上釘釘,,甚至有望沖至8000臺,。
南通富來威副總經理姜小軍告訴記者,從今年年初開始,,富來威手扶插秧機產品即出現供不應求,,由于資金鏈和售后方面的考慮,富來威甚至不得不控制產量,。“去年不少地方推廣水稻插秧機力度特別大,,累計補貼額度甚至可達50%-60%。今年,,一些地方出于各種考慮,,下調了累計補貼額度,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水稻插秧機市場的利好刺激,。否則,,今年的插秧機市場應該更加火暴。”
中機南方進入插秧機領域時間不長,,但步伐也相當穩(wěn)健,。中機南方副總經理鄭繼華介紹,目前中機南方手扶插秧機銷量已經突破了2800臺,,全年將達到3000臺以上,,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增長。
同時,,鄭繼華對國產手扶拖拉機的前景充滿信心,。他表示,同日韓系相比,,國產插秧機雖然在產品質量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但機具從研發(fā)到推廣、售后服務,都明顯更貼近國內市場,。“由于水稻種植的品種和農藝不同,,‘洋品牌’水稻插秧機在我國很多地方其實都出現了一定的‘水土不服’現象,在一些地區(qū)的晚稻生產過程中,,增產效果不十分明顯,。”鄭繼華說,“國產插秧機在這方面更貼近國內的種植條件,,適應性更強,。國產插秧機迎頭趕上指日可待。”
高速插秧機穩(wěn)中有進
近幾年,,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加快,,勞動力格局改變,企業(yè)用工成本不斷上漲,,產業(yè)上的“人口紅利”已接近尾聲,,農業(yè)生產現代化十分迫切。在這樣的背景下,,曾因價格昂貴而令人望而卻步的乘坐式高速插秧機,,如今迎來了發(fā)展上的春天。
據統(tǒng)計,,去年乘坐式高速插秧機全年累計銷量達9000多臺,,同比增幅在70%以上。經歷了一年的“井噴”之后,,今年高速插秧機的增速有所放緩,,但總量仍在上升。市場人士分析,,今年高速插秧機銷量將在1.1萬臺左右,,繼續(xù)保持旺盛的銷售勁頭。
從市場份額上看,,由于技術和生產門檻較高,,目前高速插秧機市場仍是日韓系企業(yè)主導,尤其是久保田,、洋馬、井關三家日系企業(yè)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尤其是洋馬去年的銷量突破4000臺,,幾乎占據了整個高速插秧機市場的半壁江山。
從市場反饋情況來看,,今年久保田和井關兩家企業(yè)高速插秧機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井關高速插秧機今年在東北地區(qū)的銷量已經突破1700臺,而久保田在全國范圍內的銷量也已突破4000臺,三家日系企業(yè)在區(qū)域市場上的差距也在縮小,。
同時,,以南通富來威和中機南方為代表的本土插秧機企業(yè),今年也在高速插秧機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富來威作為國內高速插秧機“老店”,,今年銷量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并在日韓企業(yè)主導的東北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而中機南方高速插秧機經過一年多的市場推廣,,也取得了一定認可,今年銷量有望達到700臺,,同比增長4成,。
另外,國內一些尚未推出高速插秧機的企業(yè),,目前也正在進行相關產品研發(fā),。未來兩年,國產高速插秧機領域有望再添新丁,。不過,,短期內高速插秧機仍是進入門檻較高的領域,國內企業(yè)尚難以改變外資企業(yè)占主導的市場格局,。
市場前景持續(xù)看好
“業(yè)內共知,,‘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會大力推廣水稻機插秧,。如果機插秧水平上升15到20個百分點,,就意味著幾十萬臺的插秧機市場需求量。水稻插秧機市場出現高速增長不足為奇,,而且業(yè)內也普遍認為,,高速增長的態(tài)勢將會持續(xù)。”洋馬農機(中國)有限公司銷售部部長華敏說,。
水稻插秧機市場形勢一片大好,,不僅表現為近兩年連續(xù)增加的插秧機銷量,也表現為整個農機行業(yè)對水稻插秧機領域的普遍看好,。有市場傳聞,,目前幾家尚未涉足過水稻插秧機市場的農機“大腕”,已將眼光瞄向了該領域,。
同時,,一些曾經在中國水稻插秧機市場上只做“蜻蜓點水”的國際企業(yè),如今也紛紛“搶灘登陸”,,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去年剛剛成立的安徽國際京田機械有限公司,,就是由韓國國際綜合機械株式會社和安徽京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合資興辦的水稻機械生產企業(yè)。國際京田公司銷售部部長趙自立表示,,公司剛剛成立不久,,尚未形成大的市場占有率,但今年已經在東北,、華東,、華中、華南等多個區(qū)域進行了“布局”,。
“國際京田在國內水稻插秧機市場其實算是‘新人老面孔’,。早在1998年,韓國國際株式會社的小四行水稻手扶插秧機就進入過東北市場,,由于機體小巧輕便,,還被當地農民親切地稱為‘水上漂’。如今國際株式會社與安徽京田公司合資,,在中國市場上推出水稻機械產品,,定位就在于領先的技術、可靠的質量和優(yōu)秀的性價比,。”趙自立介紹,,安徽國際京田公司的新廠區(qū)已經建成投產,目前具備了相當規(guī)模的產能,。不過短期內國際京田在水稻插秧機市場仍不會“冒進”,,而是穩(wěn)扎穩(wěn)打,做好配件供應和服務,。
上量帶來服務壓力
近幾年,,插秧機保有量的迅速上升,同時給各企業(yè)的配件供應和售后服務提出了不小的挑戰(zhàn),。許多企業(yè)表示,,既難以舍棄大好的發(fā)展機遇,又擔心盲目上量會帶來品質和服務上的力不從心,。如果配套服務做不好,,吃進去的市場份額**終難免還會吐出來。
洋馬公司銷售部部長華敏告訴記者,,由于近幾年市場份額的高速增長,,洋馬今年的策略已調整為穩(wěn)步推進為主,同時大力增加投入,,進行東北地區(qū)的服務網絡建設,。“洋馬高速插秧機目前僅在東北地區(qū)的保有量就已經超過了6000臺,這給產品配件供應和售后服務帶來了一定壓力,。洋馬要穩(wěn)扎穩(wěn)打,,不盲目追求銷量。”華敏說,,“我們今年加強服務網絡建設,,服務網點的數目比去年翻了一番。”
中機南方副總經理鄭繼華也表示,,由于近兩年水稻插秧機銷量增幅較大,,國內企業(yè)在這方面的人員、技術儲備又相對滯后,,不少企業(yè)在服務方面面臨著挑戰(zhàn),。“一方面水稻插秧機對機具操作的要求較高,目前農民對機插秧技術的掌握水平參差不齊,,水稻插秧機由于操作不當造成故障的情況較多,,對企業(yè)的服務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戰(zhàn);另一方面,,水稻插秧機在各類農機具中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真正掌握維修維護技術的人員數量又少,企業(yè)從社會上直接聘請服務人員的難度也很大,。”
鄭繼華表示,,目前中機南方正在企業(yè)內部大力進行水稻插秧機方面的員工技術培訓,并對中機南方水稻插秧機老用戶進行整合和培訓,,以在服務資源緊張時應不時之需,。同時,中機南方在機具推廣過程中也在努力對用戶進行育秧,、插秧方面的技術培訓,,以減少插秧高峰季節(jié)的服務壓力。
“市場好的時候,,大家上量都很容易,,但當市場需求得到充分釋放,波瀾退去時,,真正能站穩(wěn)腳跟的,,還是產品質量過硬,服務優(yōu)質的企業(yè),。”鄭繼華說,,“這是實實在在的真功夫。”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