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xiàn)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拖城掠影>>
(推薦)
愛心,,災區(qū)傳遞一拖情
這不是生死現(xiàn)場的救贖,中國一拖的旗幟在陽光下迎風飄揚,,東方紅工機設備閃耀汶川大地震的重災區(qū)青川縣木魚鎮(zhèn),。
這不是記者謳歌出來的英雄形象,而是真實的人性,,他們帶著一拖近 3 萬名職工的重托,,與災區(qū)人民心連心,發(fā)生了一個又一個溫暖的故事,。
國有殤,,我們代表一拖在現(xiàn)場
5 月 19 日 下午 2 時 28 分,在四川省青川縣木魚鎮(zhèn)文武鄉(xiāng)韓保安的家門前,,插有“中國一拖”旗幟的液壓站鳴響長笛,,志愿隊駐地的汽車廣播播放全國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的聲音,。
聽聞國務院決定: 2008 年 5 月 19 日 至 21 日為全國哀悼日, 5 月 19 日 14 時 28 分起 ,,全國人民默哀 3 分鐘的消息 后,,北京時間 5 月 19 日下午 2 時 28 分 ,中國一拖抗震救災志愿隊 20 名隊員站在搖搖欲墜的山體前,,整齊的隊列,,隊員嗚咽的聲音久久回響在青川災區(qū)上空。
在中國一拖抗災救險志愿隊的駐地木魚鎮(zhèn),,所有的通信設施大部分已損壞,,僅靠臨時搭建的通信網點與外界保持聯(lián)絡,很多隊員的手機信號時有時斷,。了解外界信息的****通道是運送隊員去工地汽車廣播,。
在前往施工工地的路途中,志愿隊司機王曉哲總是將廣播調到四川人民廣播電臺,。這時,,每名隊員都會屏住呼吸,豎著耳朵傾聽廣播的聲音,,希冀**新救援奇跡的出現(xiàn),。
是生?是死,?廢墟中搶救出的群眾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
汽車在崎嶇的山路上行駛時,志愿隊隊員張隆鑫總是眼光注視著窗外,,他是救援隊中年齡**小的隊員,,廣播讓他的眼瞼總有眼淚旋轉。
志愿隊駐扎在木魚鎮(zhèn)文武山村 6 社的韓保安家中,,他今年已經 62 歲了,,年輕時曾來洛陽參觀過一拖,對東方紅的感情很深,。為幫助我們晚上能住好,,主動提出推倒廢墟,將自己院子騰出來,,讓我們住進去,。晚上,韓大爺還拿來了僅有的幾盒蚊香,,驅散志愿隊帳篷里的蚊子,。志愿隊員和當地災民一樣,每天在自搭的帳篷里吃方便面及面包,喝礦泉水,。
5 月 20 日 下午,志愿隊打通 105 省道文武山村至井田壩大橋的公里后,,隊長李長波帶領 20 名隊員一道在疏通路段前,,齊聲高呼:“與災區(qū)人民心連心,災區(qū)人民加油,?!?
“心系災區(qū)人民,早日重建家園”是志愿隊全體隊員代表 3 萬名一拖職工像災區(qū)人民表達的心聲,。同時,,在捐贈的每一臺設備上,都有一面“中國一拖”的旗幟,,猶如是一面戰(zhàn)旗,,飄揚在通往重災區(qū)的道路上。
東方紅災區(qū)顯神威
19 日下午,,在壓路機的作業(yè)現(xiàn)場,,記者看到山體大滑坡處恰好是一個角度較小的拐彎,半山腰不斷有碎石落下,,堆積的石流正慢慢的下滑,,堅決地填充著推土機推過的路基,整條路基隨著石塊的墜落不斷的往上漲著……
操作工人建筑機械公司的李新告訴記者:“我一點都不英勇,,我也有恐懼,,那一段路我是硬著頭皮才向前走,但在災區(qū)看到更多的觸目驚心,,我****的決定只有往前走,。”
壓路機在進行道路壓實作業(yè)時,,壓路機**高震動作業(yè)壓實可以達到 40 噸,。為防止震動過強,導致更大的山體滑坡,,在進行道路清障時,,壓路機需要付出多于平時一倍的道路壓實回旋,工作量也增加了一倍,。李新和張學照兩人停機人不停,,一人指揮,一人開車,,及時完成了道路平整,。
19 日上午,洛建牌壓路機駛向 10 公里外的工地,開展工作,。在 5 月 18 日 ,,裝載機、挖掘機,、推土機初顯神威后,,移動電站和發(fā)電機組也為青川縣城和木魚鎮(zhèn)源源不斷的提供著電力供應。
在搶險中,,由工程機械公司出產的裝載機和推土機被派到任務**為艱巨的路段,,推土機推開路中間的道路,裝載機將滑坡的山石鏟往路邊,,兩臺機械交替作業(yè),,四位機手合作默契,效率很高,。
WLY6 — 1 液壓挖掘機是一裝廠精挑細選的機型,,發(fā)揮其機動靈活的作用,在路基不穩(wěn)的作業(yè)環(huán)境中,,成為了路障清理工作的排頭兵,。
在志愿隊工作的 3 天時間里,液壓電站除保證志愿隊晚上正常的用電外,,另安裝兩盞巨型照明燈,,為過往此處的車輛提供照明。還在路旁安置插座,,供周邊四里八鄉(xiāng)的老鄉(xiāng)手機,、手電筒充電。
同時,,當地交通局的同志告訴志愿隊隊員,,一臺大型號的東方紅發(fā)電機組點亮青川縣城主要街道的路燈,還保證了青川縣某一臨時重災傷員醫(yī)護帳篷的供電,;另外一臺發(fā)電機組也已發(fā)往 212 國道,,為解放軍某部部隊架設另一處完全坍塌的橋梁提供電力保障。
志愿隊情暖木魚鎮(zhèn)
5 月 18 至 20 日,,志愿隊所疏通的 105 省道是木魚連接 212 國道的必經之路,,每一公里道路的提前修通,運送物資的卡車都可以更快的送抵周邊幾個村社的災民手中,。
105 省道被山石滑坡堵塞后,,木魚鎮(zhèn)三堆村的白龍湖渡口成為前往沙洲、姚渡鎮(zhèn),、營盤鄉(xiāng)的****通道,。
19 日以前,,木魚鎮(zhèn)幸福村村民楊銀春 1 家 4 口還住在幾個編織袋搭起的臨時帳篷里,全家人每天的供應是 1 袋方便面加 1 瓶礦泉水,。
19 日下午 6 時,,志愿隊共完成疏通公路近 8 公里,清理塌方 20 余處,。楊銀春在接受了大卡車拉來的救災物資帳篷,、食物和礦泉水后,在記者面前,,他雙眼留下了渾濁的眼淚。
同時,,道路修通以后,,裝載機等機械還幫助當地災民清理家園廢墟,在解放軍某部順利進入周邊村鎮(zhèn)后,,為危房內物資搶救,、危房拆除工作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為完成捐贈物資的順利交接,,當地交通部門組織機手跟隨志愿隊隊員學習實際作業(yè)和基本維護,。師帶徒,技術沒有因為血緣距離的遠近而阻隔,,情感沒有因為語言交流的不暢而阻隔,。
在施工現(xiàn)場,志愿隊的機手除順利完成作業(yè)任務外,,還負責機手的現(xiàn)場施工培訓,,因作業(yè)環(huán)境不斷變化,隨時都會有險情發(fā)生,,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要超過 10 個小時,,但隊員無人叫苦喊累,毫無保留的將自身擁有技術和機器的維護常識悉數教與當地機手,,建立了深厚情誼,。
“這一抱我代表遇難的青川人感謝一拖,這一抱我代表木魚群眾感謝志愿隊,,這一抱我代表徒弟鄧少通感謝師傅彭永文,。”分別在即時,,工程機械公司推土機機手彭永文跟徒弟鄧少通相擁而泣,。
災民、志愿隊員魚水情深
“即將離別的一拖朋友們,,今天晚上預報將有大到暴雨,, 5 至 6 級余震不斷,,你們保重,一路平安”這是一條發(fā)送到中國一拖志愿隊隊員手機上的短信,,發(fā)送時間是 5 月 20 日 晚上 11 時 30 分,,短信**后署名“一個關心你們的青川人”。
幾句話,,濕潤了中國一拖抗震救災隊員的眼窩,。 3 天時間的疲憊勞作, 4 天時間短暫的相處,,志愿隊和木魚鎮(zhèn)當地的受災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18 日晚上,一裝廠童藝龍在帳篷里告訴大家,,白天他給鮮家溝一個小女孩兩個茶雞蛋,,小姑娘撕開包裝就咬,三四口一個雞蛋就進了肚子,,一個勁的說:“謝謝,,叔叔 ! 謝謝,叔叔,!”讓他很心酸,。
第二天早上,很多隊員取了雞蛋后沒有吃,,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幾個隊員還提上蛋黃派和小面包,在去工地的沿路分發(fā)給了小朋友,。小朋友們童稚的感謝聲,,讓志愿隊隊員們都無言以對。
19 日傍晚,,天漸漸暗下來,,勞累一天的志愿隊員要準備吃飯。大家從帳篷里取出自己的飯盒,,拿出方便面和榨菜準備來個泡面晚餐,。房東韓寶安端著一盆黃瓜站在帳篷前,帳篷的簾一掀,,韓大爺就大聲地說:“知道你們幾天沒有吃青菜,,有的同志大便一直拉不下來,我這有點黃瓜給大家吃吧,,補充點維生素,。”
韓大爺告訴記者,,看到支援隊的隊員每天工作那么辛苦,,卻只能吃些壓縮餅干,、方便面,沒有營養(yǎng)的保障,,非常心疼,。地震前,家里剛好還有點黃瓜,,就端出來為給隊員們補充點蔬菜,。一小盆黃瓜分到每個隊員碗里沒有多少,可大家吃得分外香,;黃瓜雖然很素,,但其中的情意很香。后來大家得知,,那盆黃瓜是住在木魚鎮(zhèn)的兒媳婦不舍得吃,,端來孝敬他和老伴的。
21 日晨 6 點 30 分,,志愿隊完成指揮部交予的任務返回洛陽前,志愿隊隊員紛紛為韓寶安一家捐款,,希望他的家園能早日得以重建,。
在返回途中,房東韓寶安大爺給記者打來電話:“你們的到來,,給我們重建家園帶來了巨大的信心,。 ”
后記:
其實在災難之中,本沒有英雄,。
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我們有眼淚,我們有情感,,我們有脆弱的良知,,我們有善良的靈魂,所以我們應該流淚,。留下眼淚,,讓咸濕的淚水,去蕩滌我們的心靈,。
在災難面前,,我們無能為力,但我們要從更高的層面上去支持抗震救災工作,,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對災區(qū)**大的支援。
(一拖人)
發(fā)表于 @ 2008年06月29日 00:18: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