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合作社“抱團”打通全產業(yè)鏈
合作社“抱團”打通全產業(yè)鏈
豌豆成熟的季節(jié)里,,在黑龍江省克山縣昆豐現代農業(yè)農機合作社的種植基地,,農戶正忙著收割豌豆。“今年,,合作社按照長明聯合社下的訂單,種了1500畝新西蘭甜豌豆,,畝純效益1000元左右,。豌豆收割之后,還能復種一茬大白菜,,每畝地還能再收入500多元,,豌豆復種白菜比以前種大苞米強多了。”昆豐合作社理事長孟德利說,。
長明食品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長錄介紹,,長明公司以前就是“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企業(yè)的日加工能力為160噸,。但是,,一家合作社只有不到100戶成員,產出的產品不到2個月就能加工完,,之后生產線就處于“睡大覺”狀態(tài),。
一邊是企業(yè)“吃不飽”,另一邊是合作社為農產品銷路發(fā)愁,。聯合的需要讓雙方一拍即合,,成立了長明聯合社,由長明公司向8家合作社統(tǒng)一提供的甜豌豆,、甜玉米品種,,統(tǒng)一回收產品。農民的腰包鼓了,,企業(yè)也能開足馬力,。
聽說能加工速凍甜豌豆,河北省唐山新源生態(tài)科技有限公司找到克山,,將長明加工后的甜豌豆運回唐山,,經過精包裝,出口到美國、新加坡等地,。
今年,,克山縣北聯鎮(zhèn)新興村的新興現代農業(yè)農機合作社投資7800萬元,建設甜玉米加工廠,,吸引了周邊的合作社上門與新興合作社聯合,,訂單生產甜玉米和胡蘿卜。
黑龍江省農委經管站相關負責人表示,,聯合社的組建能進一步提高農業(yè)組織化程度和開拓市場的能力,,補齊合作社在二三產業(yè)鏈條上“短板”,實現機制設計的預期,,是合作社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如今,全省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聯合社已達199家,。省農委將積極引導合作社聯合重組,,堅持以產業(yè)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引導和鼓勵同類合作社進行多領域,、多方式的聯合與合作,支持合作社組建聯合社,。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