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
周六,。游覽格蘭平。按要求帶上洗漱用具,、拖鞋和雨傘等物,,早晨8點出發(fā),。出城不久就下起了雨,淅淅瀝瀝,,纏綿不斷,。中午11點半到達格蘭平。格蘭平,,這是一座山的名稱,,也是澳大利亞一個有名的風(fēng)景旅游區(qū)。在一家農(nóng)家院停車,,安排住宿,。像典型的中國農(nóng)家樂旅游點一樣,這是一個由幾棟平房組成的農(nóng)家院落,。我們一行17人,,含司機和一位隨行家屬,被安排在兩棟房子的4間房里,。我們住的房間是六人間,,三架上下鋪,似乎又回到學(xué)生年代,。
雨時斷時續(xù),。中午在一家意大利式快餐店用餐,魚塊或雞塊,,加上一些炸薯條,。餐后乘車去景點,到了山里,,果然有些涼,,趕緊扣上衣領(lǐng),再往兩邊勘察,,大霧莽莽,,能見度很低,先后到鷹嘴巖的兩個景點觀覽,,樹叢中彌漫的都是白霧,,勉強排了幾張照片,但見人在霧中,,茫茫然也,。這里據(jù)說去年遭遇山火,樹木大多都是焦黑的,,地面也是焦黑的,,山火的痕跡依然濃烈,只是不曾聞到焦糊的味道,但從火燒得痕跡不難想象當(dāng)初山火燎燒得景象,。不過生命依然頑強,,不少看似枯死的樹干上又發(fā)出了綹綹新綠的枝條,正好印證一句古詩: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還在樹叢中看到來澳大利亞見到的第一只野生的袋鼠,距離我們不過十?dāng)?shù)米,,蜷著前腿,,警惕地注視著我們這群不遠萬里前來詢經(jīng)的人群,霧中看不清具體的模樣,,短暫對視之后,,蹦跳著消失在更遠的枯木林中。
鷹嘴巖只在朦朧中看到一點影子,。據(jù)說這是格蘭平景區(qū)的象征,。在從停車場前行鷹嘴巖的行程中,淅瀝的毛毛雨不斷變大,,所以,,在此短暫逗留,又匆匆返回,。
下午3點,,回到住宿的農(nóng)家,外面下著雨,,那也去不成了,。晚餐,純西式,,烤雞腿、牛排和牛肉火腿腸,,加上一些煮蔬菜,,西蘭花、菜花,、豇豆,、南瓜、土豆,、微型洋白菜,,還有一盤生菜、西紅柿,,加上一些面包,、蛋糕。雖不如中餐味美,但大家也興致勃勃地?zé)崃移穱L,。紅酒是自帶的,,味甜勁大。不過今天比較文明,,雖然也頻頻舉杯,,但沒有過量者,恰到好處也,。正好趕上今天是“七一”建黨節(jié),,班長和大家又說了一些關(guān)于黨的生日的話題,也算一次黨的活動,。全班15人,,14人是黨員,只有石玉穎是民主人士,,同行的司機兼導(dǎo)游鄭先生自稱是1970年入的黨,,不過來澳大利亞20多年,入了澳籍,,早已不是黨內(nèi)的同志了,,大家打趣說他是派來的地下工作者。
晚上,,因為半夜有世界杯足球比賽,,有些人早睡,有些人打撲克,,各得其所,。據(jù)說有晚上又連看兩場的,1點一場,,5點一場,。
7月2日
雨停了,天邊掛起了彩虹,,俗話說,,不經(jīng)風(fēng)雨,怎見彩虹,。
早起,,天色朦朧之時,獨自順著荒野中的道路,,往遠處行走,,道兩邊不時看到袋鼠在蹦跳,距離幾米,、十余米都有,,走到路的盡頭,是一個圍欄,欄中圍養(yǎng)著上百只袋鼠,,或許還多,,悠閑的在進食,看見有人靠近,,漸漸遠行而去,。雖說是圍養(yǎng),但鐵絲網(wǎng)又有一些破洞,,袋鼠可以自由鉆進鉆出,。所以,在這一片農(nóng)舍的草地上不時能看到袋鼠蹦跳的身姿,??上Р荒芸康奶瑹o法仔細觀察它們的袋子是什么樣子的,。
與此同時,,空中也熱鬧非凡。成千上萬只,,到底有多少可能誰也不知道,,白鸚鵡在長空飛翔,嗷嗷嘶叫,,像游行,,又像聚會,時而翱翔,,時而停頓在樹枝上,,白白皚皚一片,鳴叫聲在晨空中回蕩不絕,。據(jù)觀察細致者說,,這些鸚鵡看似成群結(jié)隊,實則成雙成對,,不時在樹梢枝上親密私語,。無論觀者作何評論,其狀都未為壯觀,。
8點鐘,收拾行裝,,再次上路,。首先奔赴山中景點。第一個是名叫MACKENZIE的瀑布,,英文FALLS,,而我們的司機鄭先生則用上海普通話說“破布”。走進景區(qū),很遠就能聽到轟轟的水流聲音,,氣勢不小,。一行人沒有看明白英文的路標(biāo)指示,因此先繞一個大圈,,來到瀑布的對面山頭,,從上往下俯視瀑布,聞其聲觀其行裝,,卻也不同凡響,。也知道還有更好觀摩的位置,于是原道返回,,順梯而下,,來到瀑布的**底層,仰視瀑布,,氣勢磅礴,,水流如注,回聲不絕,,正面瀑布,,絲絲水霧飄逸而來,直逼人面,,清爽愜意,。瀑布高約百十米,寬約四五十米,,形狀約似貴州黃果樹瀑布,,但規(guī)模不如。萬千白沫從高空行落,,似行云流水,,多姿多彩,也壯觀得很,。昨天的大雨,,可能也為今天的雄姿增添了不少的能量。
大家都毫不吝惜“膠卷”,,舉起相機上下左右照個不停,。要留住這流水、留住這細霧,,也要留住這轟鳴的水聲,,更要留住我們在這里找到的愉悅。
約10點半鐘,,又返回昨天留有遺憾的鷹嘴巖,。今天霧氣散去,,但空中仍然兀突不清,燒焦的森林很是寂靜,,除我們一行人外,,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老外過來。焦黑的樹木,,焦黑的石頭和焦黑的土地,,沉寂中卻也難掩生命的活力,地上有了斑斑點點的綠草,,黑黝的樹干上新發(fā)的枝條和沁綠的葉片,,也讓人感到欣慰和對生命的頑強的敬佩。我拍下幾張照片,,用以明志這種生命的頑強,。
重返鷹嘴巖,情形果然不同與昨天大霧中的空靄,。鷹嘴巖,,在絕壁之上,橫空伸出兩塊巖石,,一上一下,,一長一短,絕似一張鷹嘴,,其中還銜著一塊明珠,。站在鷹嘴巖,可以極目遠逃,,遠處的山,,遠處的湖。昨年大火的痕跡歷歷在目,,可能有上萬頃的山林過火,,近處,遠處,,都淤黑一片,,雖然綠色已經(jīng)悄悄爬上枝頭,但黑色依然還是主題,。我相信再有幾場昨天這樣的大雨,,這片土地很快就會再次迸發(fā)出生命的活力,沐火重生,,再次成為一片綠色的海洋,。
返程途中,沿途到處都是大片大片的牧場,,看不到一個牧者,,牛羊休閑的生活著。澳洲養(yǎng)殖業(yè)是以一種休閑的方式在運行,,在中國不可想象,,國情不同。
下午3點多返回駐地,。晚上全班到一家中餐館吃自助火鍋,,15元一位,物品還算豐富,,大家吃得飽飽的,,我**后還連喝了三碗紅豆稀粥?;氐剿奚峋椭缓锰稍谏嘲l(fā)上,,放平,看報,,實在太飽,。
今天在景區(qū)遇上不少老外,都很熱情地與我們打招呼,,表現(xiàn)一種紳士風(fēng)度,。其中,一女老外,,約莫20多歲,,還用中文與我們到招呼,隨即一起聊天,,到過北京,,名字叫什么沒聽清楚,用中文注音,,大概應(yīng)該是“好愛你”,。
發(fā)表于 @ 2006年07月06日 17:58:00 |點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