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新三年補貼政策:從增加的品類中看政策的走向,!
新三年補貼政策:從增加的品類中看政策的走向,!
8月6日農業(yè)農村部農業(yè)機械化總站公布了《2024—2026年全國通用類農業(yè)機械中央財政資金最高補貼額一覽表(公示稿)》(以下簡稱《2024—2026一覽表》),,這個公示稿的呱呱墜地經歷了一個曲折漫長的過程,,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也要平衡多方的利益,。
既然出臺不容易,,再加上與我們每個農機人息息相關,,就很有必要來深入地研究這個新鮮出爐的補貼一覽表,。
最近這是一個很熱點的話題,,網上有各種解讀,當然角度和內容也各不相同,,為了不拾人牙慧,,筆者決定選一個特別的角度——增加的補貼品類!既然是增加的,,一定是之前沒有的或是政策特別支持的,,從這個角度來講,這種分析更有利于判斷政策的走向,。
一,、微型耕耘機
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剛剛出臺的幾年,微耕機曾經是補貼政策的寵兒,,在2008年左右一臺微耕機國補加上地方補貼可以拿到3000元以上,,有一些機型補貼后出現價格倒掛現象,高額的補貼造成了微耕機行業(yè)短暫輝煌,?! ?nbsp; 《2024—2026一覽表》在耕整機械里增加的第一個品目是微型耕耘機,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微耕機,,分三檔分別補貼590元,、640元、890元,。
但好景不長一方面是補貼額度不斷地下調,,另一方面是退出了國補目錄,但很多地方還是在對微耕機進行補貼,,2024年新補貼政策恢復了微耕機國補資格,,充分體現出國家更加重視丘陵山區(qū)農機化,受地理環(huán)境和使用條件的限制,,目前微耕機仍然是丘陵山區(qū)最實用的農機,。
二、育秧(苗)播種設備
目前水稻種植模式有直播,、人工拋秧,、工人插秧、機器插秧等形式,,從國家層面來看,,更傾向于支持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更高的機插秧。機插秧的基礎是集中式的機械化育秧,,而育秧流水線設備是機械化育秧的裝備保障,,沒有機械化育秧機插秧就無從談起。
新一輪補貼政策支持高效率智能化的育秧(苗)設備,,對生產率在200盤/小時以上的設備進行補貼,,共有兩個檔次,分別為1700元,、2700元,,只要解決了機械化育秧的難題,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水稻機播率水平提高,。
三,、電驅播種機
新版補貼政策對播種機進行了更加豐富的分類,條播和穴播是兩個基本大類,在兩個大類基礎上又進行了更加詳細的分類,,明顯地看出來政策支持精量,、高效和智能化機型。
新三年補貼政策上一大亮點是對電驅播種機的高額補貼,。
電驅播種機,,是與電動汽車類似的產物,就是通過“三電”系統(tǒng)(電控,、電機,、電池)替代原來的機械傳動部件,原來的齒輪,、鏈條,、齒輪都看不到了。電驅的優(yōu)勢是結構得到極大的簡化,,制造難度降低,,作業(yè)精準度提高,作業(yè)效率得到革命性的改變,。
概括下,,電驅播種機優(yōu)點是“精準精量、變量變速”,,對于精準化,、大規(guī)模農業(yè)非常有用。
在這里要澄清一個概念,,也就是電驅播種機與氣力式播種機的關系,。
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電驅播種機就是氣吸式或氣吹式播種機,其實這是錯誤的理解,,誠然電驅與氣力式播種機是最佳搭檔,,電驅的氣力式播種機效率更高,精度更高,,但是目前歐美國家的氣力式播種機仍然是以機械傳動為主,,電驅的只是少數,另一方面指夾式播種機,、勺輪式播種機也可以用電機驅動,,所以說這是兩個風馬牛相及又不相及的概念。
電驅播種機的優(yōu)點就是“精準精量,、變量變速,、高速高效”,新一輪補貼將電驅播種機分為三個檔次,,分別補貼19300元,、32700元、51600元,屬于大比例高強度補貼,。
目前國內的康達,、德沃、鄭州龍豐,、貝克利斯等企業(yè)的電驅播種機都滿足補貼標準,,國產播種機企業(yè)借助政策的東風可迅速完成氣力式和電驅播種機的推廣。
四,、旋耕播種機
旋耕播種機,民間稱這種產品為耙播機,,也就是“條播機+動力驅動耙”的一種產品組合,,是近幾年很火的一類產品,南方地區(qū)的用戶對這種產品很陌生,,北方地區(qū)這種產品已經很成熟,。
常年化肥的超量使用、滴灌,、土地鹽堿化等綜合原因,,導致土壤板結程度日趨嚴重,正常的犁耕,、旋耕已經無法實現高產高收,,玉米、小麥,、大豆等作物播種之前必須得有良好的著床條件,,所以近幾年北方地區(qū)動力驅動耙開始大量代替旋耕機,耙播機開始代替單功能的播種機,。
新補貼政策對耙播機提供了兩檔補貼,,分別為18900元、29300元,,從額度上看并不高,,因為新疆地區(qū)的對動力驅動耙的補貼比高于這個額度,但這只是國補,,具體到地方上可能會有更高的地方補貼政策,。
耙播機由于價格較高,在推廣中會遇到一定困難,,有了補貼政策的支持,,這類播種機的普及速度會加快。
五,、50L以上多旋翼無人飛機
《2024—2026年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實施意見》明確指出全面開展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購置補貼工作,,實施范圍擴大到全國。
自從2012年開始植保無人飛機的補貼試點,2024年植保無人飛機終于獲得全國范圍補貼的資格,,說明具有高科技屬性的這一類新型農機獲得了全面的認可,,且證明技術是成熟的,使用是安全的,。
新版補貼政策的較大的變化,,一方面是細化了分檔,另一方面是增加了對50L及以上多旋翼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的補貼,。
植保無人飛機最大優(yōu)勢是更高的作業(yè)效率和更低作業(yè)費用,,目前北方地區(qū)大田植保費用已經能保持在5-8元/畝。
為了追求更高的作業(yè)效率和更長的續(xù)航時間,,近幾年在電池技術不斷發(fā)展的大背景下,,植保無人飛機越做越大,2022年國產植保無人飛機就進入了50L時代,,2024年有企業(yè)的新飛機已經能做到80L,,在飛機越來越大的前提下,國補目錄單列出50L的分檔也是一種順應技術發(fā)展的需要,。
上一版本補貼是對30L及以上多旋翼植保無人航空器補貼12000元,,新一版本補貼單列50L,事實上是對大載荷量的飛機增加了2400元的補貼,,植保無人飛機遵循摩爾定律,,也就是飛機越來越先進,但價格越來越低,,所以增加的2400元,,用在飛機補貼上比傳統(tǒng)農機的拉動作用會更大,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了新的補貼政策,,植保無人飛機的終端銷售量會有所增加。
六,、大豆聯(lián)合收獲機
在往年的補貼政策中,,國補目錄中大豆補貼中并沒有單列,用戶如果想購買大豆聯(lián)合收獲機,,方式只能是購買輪式或履帶式全喂入谷物聯(lián)合收獲機,。
雖然大豆和小麥、水稻等農作物可以共同收獲類機械,,但是大豆收獲機還是在割臺,、脫粒機構、精選機構,、秸稈處理方式上與其他作物有區(qū)別,,所以單列出來有其科學性和必要性,。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費國之外,每年大豆需求量超過1.1億噸,,而要滿足巨量的大豆需求每年要有7億畝的土地種植大豆,。
而目前中國大豆種植面積只有1.5億畝,只能滿足約20%需求,,80%大豆要靠進口,,每年要進口約8500萬-10000萬噸,說明中國對國外大豆依賴性極高,,這當然對我國糧食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要解決9000萬噸大豆缺口,進口不是終極手段,,逐步實現國產替代是必由之路,,雖然有可能永遠都不能實現大豆完全自給,但多一份國產就多一分安全,,所以國家對支持國產大豆產業(yè)政策是明確無疑的,且力度不斷加碼,,除了種植面積要不斷擴大,,在農業(yè)裝備上投入力度也很大。
除了大豆聯(lián)合收獲機,,新版補貼政策增加了大豆收獲機專用割臺的補貼,,其中5m以上大豆撓性專用割臺補貼12000元,預計需求量最大的2.5—5m割臺補貼7200元,。
新一輪政策旗幟鮮明地提出對大豆聯(lián)合收獲機的全面補貼,,一方面說明國家對解決大豆國產化的決心,另一方面,,從補貼政策的變化可推斷出國內大豆種植面積有可能會大面積增加,,這將有利于大豆全程機械化類農機。
七,、動力換擋智控拖拉機
拖拉機品類上“優(yōu)機優(yōu)補”的政策導向最為明顯,。
新的補貼政策降低了對傳統(tǒng)機械傳動拖拉機的補貼,20-100馬力兩驅拖拉機補貼下調30%-45%,,20-200馬力四驅拖拉機補貼下調28%-42%,,四驅動力換擋拖拉機,也有四個馬力段補貼額在下調,。
但對配置“電液控制四輪驅動,、電液控制動力輸出軸、電液控制多路閥,、電控液壓轉向”的四驅動力換擋智控拖拉機相對機械變擋和動力換擋補貼額全面增加,,200馬力及以上動力換擋智控拖拉機補貼74700元,。
另外拖拉機上值得關注的是履帶拖子品目。本輪補貼,,首先履帶拖拉機沒有一個分檔的補貼下降,,這與輪式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次是增加了對差速轉向履帶拖補貼,,且把差速轉向履帶拖補貼馬力段由110馬力增加到150馬力,。
其中150馬力差速轉向履帶拖補貼54200元,相當于180—200馬力四輪驅動動力換擋智控拖拉機補貼標準,,說明政策支持“偏愛”履帶拖,,且引導履帶拖向更大馬力段發(fā)展。
國補只是給地方補貼提供了一個參考標準,,新三年補貼政策給地方上更多的自主權,,在具體實施時,地方上對拖拉機會有更高的補貼,。
如近日海南省農業(yè)農村廳,、海南省財政廳聯(lián)合印發(fā)了《2024—2026年海南省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實施方案》中規(guī)定“100馬力以上拖拉機單機補貼限額不超過10萬元,200馬力以上動力換擋或無級變速拖拉機單機補貼限額不超過25萬元”,,也就是說在海南省用戶購買200馬力以上動力換擋智控拖拉機,,有望拿到10萬-25萬元的高額補貼,這充分體現了新三年補貼“優(yōu)機優(yōu)補”的導向,。
結語:整體看,,新三年補貼政策更加給力,圍繞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聚焦于主糧作物的全程機械化,,加大了對智控拖拉機、高性能播種機,、高效率植保機械,、大噸位烘干機等關鍵環(huán)節(jié)農機的補貼,“優(yōu)機優(yōu)補”的政策導向非常明確,,同時又兼顧了丘陵山區(qū)“一大一小”農機,、大豆全程機械化等“補短板”農機,可以說兼顧了主糧與非主糧,、鼓勵長板與彌補短板,、兼顧效率與公平,相信在新三年補貼政策的支持下,,國內農機行業(yè)即將迎來新一輪好行情,。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