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資訊> 在洪水中永生——記桐城市見義勇為農(nóng)機手章季兵
在洪水中永生——記桐城市見義勇為農(nóng)機手章季兵
原標題:在洪水中永生——記見義勇為青年章季兵
大雨已停,,洪水漸退,,但是章季兵再也回不來了!
從此,,種植戶們再也請不到農(nóng)機能手章季兵來精細收割;鄉(xiāng)親鄰里找不到總是笑容滿面的章季兵熱心幫忙;章季兵的父母妻兒再也聽不到他的一句噓寒問暖。
7月1日晚上,,暴雨洪流中,,他驚人地一躍,救起了16歲少年,,自己卻永遠地被洪水沖走,。
他是桐城市范崗鎮(zhèn)棋盤嶺村一位普通平凡的農(nóng)民,卻用不平凡的舉動彰顯著人性的光輝,,闡釋著中華民族無私奉獻的傳統(tǒng)美德,,把生命凝結(jié)在年輕的38歲。
農(nóng)機手章季兵
危急關(guān)頭 他勇救落水少年
7月1日晚上8時左右,,暴雨肆虐,,去接妻子回家的章季兵走到棋盤嶺村吳屋村民組時,,聽到洪水中傳來一聲聲急切的“救命”聲,。
他立即停下摩托車,來不及熄火和脫掉雨衣,,一躍跳進洪水中,,托起落水的16歲少年小文(化名),自己卻消失在洪流中,。
妻子華仲平在廠里遲遲見不到丈夫,,心里焦急,便順著丈夫平時來接她的路往回找,。直到看見丈夫停在路邊的摩托車和證件,,她猜測丈夫出事了,立即報警,。
“當(dāng)時基本確定是他跳下去救人的,,憑他的性格絕不會見死不救。但我們總懷著一線希望能找到他,,畢竟他懂一點水性,。”華仲平說。
公安干警,、村干部,、村民紛紛加入搜救行動,有的拿竹竿沿著河邊搜尋,,有的潛入水中查找,。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生還概率越來越低,,絕望漸漸滋生,。
42個小時之后,章季兵的遺體在落水點下游500米處找到,。
除了痛哭還是痛哭,。“眼淚都流干了,可是人永遠回不來了,。”章季兵的母親,,63歲的湯金枚傷心地說。
7月7日上午10時,,章季兵的遺體告別儀式在桐城市殯儀館舉行,。
上千名群眾自發(fā)地來到現(xiàn)場,排起長隊,,逐一進入告別廳,,瞻仰,、鞠躬,送章季兵走完**后一程,。
目前,,章季兵被評為桐城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桐城市文明辦已在為其申報安徽好人,,相關(guān)部門正在為他申報烈士稱號,。
孝敬為先 他是家中的“主心骨”
關(guān)鍵時刻挺身而出,這與章季兵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及為人品性息息相關(guān),。
7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章季兵家中,。他家屋子是1999年自建的兩層樓房,,屋外一側(cè)沒有粉刷,屋內(nèi)裝修陳舊,,家具簡單,,桌椅看上去已有些陳舊。大廳桌上擺放著章季兵的遺像,。
他的父母,、妻子及親人還沉浸在悲痛之中,眼中飽含淚水,,表情凝重,。
在父母眼中,章季兵是一個孝順,、老實的孩子,。
章季兵的父母都是純樸的農(nóng)民,兩人年過六旬,,身體不好,。母親患有風(fēng)濕病,父親自從2014年事故受傷后,,不能干重活,。
“以后不要干活了,你們年紀大了,,該我們孝敬您了!”章季兵經(jīng)常這樣告訴父母,。
每次從外地回家,章季兵都會帶些當(dāng)?shù)靥禺a(chǎn)讓父母嘗鮮,,他特別挑選那些不含糖,、易嚼、易消化的食品帶給父母。
“以后再也吃不到他給我?guī)Щ氐难a品和水果了,,再也沒人會像他那樣關(guān)心我的關(guān)節(jié),,三天兩頭給我買藥膏了。”湯金枚哽咽著說,。
在父親章守田說,,兒子沒有跟長輩紅過臉、頂過嘴,,每次讓他做什么他都照做,。
在妻子華仲平眼中,章季兵是個顧家,、有責(zé)任感的丈夫。
章季兵初中畢業(yè)后就去學(xué)裝潢手藝,,先后在天津,、北京等地打工。2006年華仲平懷孕后,,為了更好地照顧她,,章季兵放棄裝潢行業(yè),決定在家門口就業(yè),。
于是他去合肥學(xué)習(xí)了半年汽修,,隨后帶著妻子和孩子來到安慶市區(qū),在一家汽修廠工作,。“賺多少錢也抵不過一家人在一起,。”華仲平說,這是章季兵經(jīng)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
工作再苦再累,,章季兵從不向妻子發(fā)脾氣。即使那幾年在汽修廠工資很低,,章季兵自己省吃儉用,,也會隔三差五給兒子買些鈣片、牛奶,,給妻子買些紅棗,、水果。“他沒有花言巧語,,不懂浪漫,,卻一直用實際行動表達著愛。”華仲平說,。
古道熱腸 他熱心助人不求回報
在鄉(xiāng)親鄰里眼里,,章季兵是個古道熱腸、心地善良的人。
村民王美蘭至今記憶猶新,,2015年冬天的那個中午,,章季兵如何幫自己修補車胎。那天,,章季兵一家人正在吃飯,,她騎著電動車路過他家門口時,章季兵看到她的車胎沒氣,,立馬放下碗筷,,追出來大喊:“王姑,停一下!”王美蘭聽到喊聲莫名其妙,,回過頭就看到章季兵拿著打氣筒走過來,。
“你這不是沒氣了,是車胎壞了,,等等,,我給你修好。”章季兵說完立即調(diào)頭回家取補胎工具,。修好車胎后,,章季兵不但分文不收,還反復(fù)叮囑王美蘭要時刻關(guān)注車胎,,爆胎容易引發(fā)安全事故,。
“他真是個好人,老實人,,熱心腸,,幫村民們做事不求回報。”王美蘭感嘆道,。
棋盤嶺村很多道路未硬化,,出行不便,很多老弱婦孺都是步行外出,。章季兵每次在路上看到順道的村民,,都會捎大家一程。有次隔壁村70多歲的孫行光步行去鎮(zhèn)上看病,,章季兵正巧碰到,,不但騎著摩托車送他到鎮(zhèn)醫(yī)院,還給他買了份熱騰騰的早點,。
村民家各種線路壞了,、車子壞了,只要找到章季兵,,他總會放下手中的活立馬幫忙,。
當(dāng)章季兵救人落水后,,自發(fā)下水搜救的村民中,有70多歲的老人,,有從工廠請假回家的青年人,,有種植戶,還有些婦女,。
他們不分晝夜,,不顧大雨磅礴,爭分奪秒,,其中有人三番五次下水,,只為了救上“好人”章季兵。
農(nóng)機收割 他主動幫助困難戶
2014年,,為了全村水稻,、小麥能及時精細收割,章季兵當(dāng)上了一名農(nóng)機手,。農(nóng)忙季節(jié)回家收割,,閑時外出打工。
農(nóng)村留守的多是老人小孩,,農(nóng)田幾乎都被種糧大戶承包,,僅剩幾十戶人家還留著些小塊農(nóng)田耕種,。村里沒有收割機,,每年農(nóng)忙時節(jié),村民和大戶總要請外面的收割機進村收割,。
“外面的收割機都等當(dāng)?shù)氐霓r(nóng)作物收割好才出來收割,,等來到我們村,收割季都過去好久,,耽誤了村里農(nóng)作物收獲,。”章季兵跟妻子商量,準備搞收割,。
華仲平支持丈夫的想法,。
2014年4月份,章季兵花7萬多元買了一臺收割機,,當(dāng)年的5月份就開啟收割之路,。
同樣是收割,章季兵與別人不同,,一是收割精細,,二是先干活后算賬,三是幫助困難戶收割小塊田地,。
“我們都愿意讓季兵收割稻子,,他是莊稼人,特別心疼珍惜糧食,每塊田都割得干干凈凈,,有時機子割不到的地方他還自己動手割,。”村民徐玉貴說。
章季兵知道農(nóng)民的****收入是賣糧,,收割季他從不跟人要錢,,每年都自己先墊付油錢,等村民們把糧食賣了,,手頭有錢了才收錢,。
“他真是好人,前幾年我家有困難,,至今還欠他幾千塊收割費,,他知道我家情況從不提錢,一到收割季照樣給我割稻子,。”包圩村村民汪紅(化名)說,。
70歲的孫行志家里有3畝田,分為八九塊,,每塊田都僅有幾分大,。一般的農(nóng)機手不愿意冒風(fēng)險進田收割。
章季兵卻從不找借口,,沒有拒絕過一次,。每回他都倒開機器艱難地往后收割??紤]到孫行志家里沒有勞動力,,收割結(jié)束后,章季兵還會找來板車幫孫行志把稻子送回稻場晾曬,。
70多歲的村民孫琴華家里有兩分田,,分布在山地,機子開不進去,。章季兵就把收割機開到他家稻場上,,跟妻子兩人手工喂稻,分離稻穗和稻莖,。炎炎夏日,,章季兵夫婦累的大汗淋漓,手臂被稻葉刺得通紅,。
孫琴華看不過去,,要給他們工錢,章季兵死活不收,,無奈拗不過孫琴華的堅持,,**后只收了幾十元的油錢,。
“現(xiàn)在很少有像他那樣的好人了,平時話不多,,幫我們做事卻很積極,,很主動,他是農(nóng)民的好幫手,,是村里的好小伙,。”孫琴華告訴記者。
提起章季兵,,村里男女老少無不伸出大拇指稱贊,。
“我爸爸是英雄,長大以后,,我想成為爸爸那樣的人!”章季兵十歲的兒子章黎明說,。
十歲的年紀太小,還承受不起失去父親的悲傷,。說起父親,,章黎明依舊滿臉天真,“爸爸特別重視我的作文,,爸爸帶我去過**遠的地方是嬉子湖,,爸爸說要給我一個快樂的童年,爸爸每次回家都給我?guī)Ш贸缘?hellip;…”
章季兵走了,,留下了年邁的父母,、年輕的妻子、年幼的兒子及還未出生的孩子,。但那驚人的一跳,,卻讓自已平凡的人生熠熠生輝,,讓他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