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洛陽七成小麥顆粒歸倉 部分區(qū)域缺農機相關部門調配
洛陽七成小麥顆粒歸倉 部分區(qū)域缺農機相關部門調配
核心提示眼下正值麥收時節(jié),,與往年相比,,今年洛陽麥田中的麥穗顆粒飽滿,可以說是豐收在望。不過從6月7日起,,宜陽、伊濱區(qū)等多地村民撥打大河報熱線(18837996211)反映,,自家地里的麥子已經成熟,,但是并沒有收割機前來作業(yè)。盡管今年收割機每畝地的作業(yè)價格比往年高出10元~20元,,一“機”難求的現象仍然存在,。
走訪1
道路護理員橋頭等候“截”收割機
昨日上午,大河報記者根據宜陽縣村民反映的情況,,從宜陽縣城沿著S323向西行駛,。10時許,記者到達香鹿山鎮(zhèn)龍王村附近,,省道北面有一大片麥田長勢喜人,,但并沒有收割。幾名村民站在田里,,看著東邊正在作業(yè)的收割機焦急地等著,。
“村子里沒收割機,都得到周圍的村子里借,。”正在麥地里等候收割機的楊女士說,,往年收割機早早就能借到,如今找了快一周才有著落,。
順著S323記者來到水兌橋橋西,,在其西南處有一片約60畝的麥田,在太陽的暴曬下,,麥子的秸稈用手一攆就碎了,,但是一大片麥田中卻沒有一個人,。橋頭簡易房中的道路養(yǎng)護工李先生告訴記者,因為找不來收割機,,他就被派來在橋頭“攔截”過往收割機,。
“以往很好找收割機,但今年外地的收割機一個都沒有來,,攔住一個還說有事,。”李先生告訴記者,村子里的人都在向外借收割機,,田里的麥子僅靠人力根本顧不過來,。李先生表示,除了橋頭這兒的麥田,,村子里還有40畝地也面臨著同樣的窘境,。如果再借不來收割機,麥子輕輕一碰,,麥子兒就會散落在地上無法收獲,,如果再遇上下雨天,麥子就會全部壞在地里,。
走訪2
村民見面頭句話:“你家找到收割機沒,?”
柳泉鎮(zhèn)河東村村民更是焦急,村子里雖然借來了收割機,,可是不知道何時才能用上,。記者到達該地一片較集中的麥田時,道路邊已經有8輛農用三輪車在這里排隊等候收割機,。
“我們昨天從清晨一直排隊等到第二天1點都還沒排上,。”老劉夫婦二人為了能早點用上收割機,昨日中午連飯都沒顧上吃,。與老兩口的情況類似,,該村數名村民都在等收割機,,**長的等了近三天,。
相比宜陽縣的這些村民,伊川縣平等鄉(xiāng)馬回村村民王會勤比較幸運,,她與鄰居昨日中午終于等到了收割機,。“收割價格整體要比往年高,往年都是一畝地四五十元,,今年一下漲到了六七十元,。”王會勤說。
6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伊濱區(qū)寇店鎮(zhèn)劉李村,。在劉李村內走了一圈,,記者發(fā)現當地村民如今見面說的第一句話幾乎都是,“你家找到收割機沒,,再沒有機器,,麥子就爛在地里了”。當記者詢問原因時,,得到的回答幾乎一樣,,“今年山上麥子和灘地麥子同時成熟,收割機都去收平原地的麥子,,即使每畝收割價格高出往年30元,,都沒有機器。”
說法
外地收割機“失約”本地的“待價而沽”
為何以往都能早早地借來收割機,,今年卻這么難借,?在采訪中,不少村民也都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宜陽元村村民李先生表示,,往年麥收時由于干旱收成不好,部分村民都放棄種田外出打工,,甚至一看地里收成不夠支出的就不收了,,也就用不到收割機。
同時,,一些村民也告訴記者往年如約而至的外省收割機今年卻失約了,。“往年村里有很多從河北過來的收割機,今年一個都沒有,。”
另外,,由于本地收割機“緊俏”,不少人都待價而沽,。“如果大家出錢都差不多,,出租方可以在周邊收到跟這里一樣的費用,自然收割機就難借,。”宜陽的一名村民告訴記者,。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