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新疆兵團農五師九○團八連職工蔣金華正忙著機采棉的播種作業(yè),。他興奮地介紹說:“種植機采棉平均每畝地可以節(jié)約拾花成本200元左右,真是劃算,?!?nbsp;
雖然種植機采棉在兵團已不算新鮮事,,但對地處阿拉山口風口的九○團職工來說,這還是頭一回,。今年春播前,,團場要種機采棉的消息一傳出,職工們紛紛找連領導請纓,。據(jù)了解,,今年,這個團將引種機采棉1.2萬畝,,有240名職工報名種植機采棉,。
九○團種植棉花已有20多年歷史,棉花種植面積7.5萬畝,。由于團場每年8級以上大風天氣達164天,,職工年年植棉要與風沙苦苦抗爭,勞動強度要較其他團場大許多,。
兵團黨委提出“減棉,、增糧、增畜,、增果”的農業(yè)結構調整方針后,,這個團黨委一班人意識到,推行機采棉技術,,減輕植棉職工勞動強度,,是做強棉花產業(yè)、進一步提高植棉職工收入的關鍵,。經過實地考察調研,,團場決定將昆泉地區(qū)6個連隊的土地進行平整,推廣種植機采棉,。
“一臺采棉機價格約240萬元,,每年運行成本約20萬元,每年經營收入約83萬元,,只需4年時間就可收回購機成本,。”十一連農機工人王建云說,,“國家給我們購置采棉機每臺補貼20萬元,,我們幾戶職工入股就有能力購買采棉機,今后機采棉規(guī)模大了,,我們肯定會有不錯的收益,。”
與此同時,,九○團今年還將投入資金350萬元,,對軋花廠清理設備進行改造,,以適應機采棉加工要求。(劉裕新 王愛華)
發(fā)表于 @ 2009年04月28日 16:34:00 |點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