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團場購置采棉機方式的單一化,難以承受巨大的投資費用,;機械采摘價格偏低機采棉收購尚未制訂出國家標準是制約采棉機械化發(fā)展的制約因素,。提出股份制投資多元化,統(tǒng)籌規(guī)劃建立同機采棉相配套的機采棉加工設備,;制定合適的機械采棉價格,,建立與機械采棉相配套的種植技術等發(fā)展對策。
關鍵詞:棉花 機械化 制約因素 對策
近年來由于中央和兵團黨委的高度重視,,近幾年出臺了機械采棉的優(yōu)惠和購機直補政策,,各師團購買采棉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現全兵團已擁有采棉機340臺,,機械化采棉面積 110萬畝左右,,采摘籽棉3850 噸。但到目前為止機械化采棉的發(fā)展并不理想,各師及團場之間發(fā)展不平衡,,甚至一部分團場把已經購買的采棉機閑置停用,,形成目前機械化采棉推而不廣,廣而不興的徘徊局面,,嚴重制約了兵團采棉機械化的發(fā)展,。
1.制約因素 1.1團場單一的購置方式,難以承受巨大的投資費用:2000年購置一臺國外產采棉機的單價約為160萬元,,目前價格約在120萬元左右,,按一臺采棉機在棉花收獲期,采摘3500畝地,,即便中型團場棉花面積在10萬 左右,,拿出一半面積機采和復采也需要14臺采棉機才有保證,14臺采棉機購置費減去國家直補,,目前以100萬元一臺價格計算,,需要1400萬元,加上每臺采棉機需要配套3輛專用容納14噸 的籽棉自卸網箱車,,每輛網箱車價格6.5萬元,,投入總資金達到1673萬元,這種投資方式不但團場很難拿出這么多錢,,而且由于該方法投資過于單一,,采棉機又常年停用原機駕駛員已流失,臨時雇傭駕駛員很難做到優(yōu)良操作,,細心保養(yǎng),,使采棉機運行成本費用會增高,實現采棉機械化,,必須有相應的配套機采棉清理加工設備,。使用美國拉姆斯公司籽棉清理、烘干設備,,匹配國產軋花機,,建設一座機采棉清理加工廠,需要資金1000多萬元,,一般團場要拿出1000多萬建設機采棉加工廠非常困難,。
1.2機械采棉與棉花品種不相配套。適應機采棉的棉花品種應具備早熟性,,抗蟲抗?。划a量高,;株型要緊湊,,第一果枝高度在20cm左右,結鈴部位集中在中上部,在9月份中,、下旬集中吐絮,,吐絮適度不卡殼,葉片小通風透光性強,,葉片絨毛較少,苞葉小,。符合上述條件的棉花品種在新疆很難找到,,特別在南疆棉鈴蟲危害較重的地區(qū),能抗棉鈴蟲的品種大多成熟較晚,,適應機采棉的棉花品種需要引進和培育,。
1.3采摘價格偏低。目前采棉機每公斤采摘價格多定在0.55元左右,,而雇人拾花每公斤采摘費已達到0.9-1.0元,,北疆棉區(qū)拾花期短、雇工量大,,困難比較大,,雇工拾花費用達到1.0元以上。一臺采棉機一個收獲期下來幾乎沒有獲利,,因此增加夜間采摘工作量,,機械損耗大;采凈率下降,;機械安全性下降,。通過對29團采棉機運行成本進行分析,發(fā)現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采摘價格偏低,。經測算,,按采棉機一個采摘期233.3hm2工作量計算,采棉機每公頃耗油22kg,,成本154元,,摘錠潤滑油成本90.2元,摘錠清洗液成本54.2元,,潤滑油成本3.75元,,潤滑脂成本1.85元,采棉機駕駛員成本12元,,采棉機采摘期,,保險費成本40元,成本356元,,采棉機每年還貸付息40萬元,,成本1714.5元,每公頃成本合計1356元,總成本48.31萬元,??偸杖?33.3 hm2×5250 kg/ hm2(平均每公頃產量)×0.50/kg元(每公斤棉花采摘價)=61.24萬元,獲利僅為12.93萬元,如果考慮采摘階段突發(fā)性維修費用和來年再生產維修費用投入,獲利更小,。
1.4機采棉的棉花收購,,至今國家尚未制定出收購標準。未制定出機采棉品級相對應手采棉的標準,,鼓勵政策不到位,,致使使用機采棉的棉紡廠對機采棉的使用積極性并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機采棉的推廣,。
2.發(fā)展對策 2.1實行多元化,、多層次的融資政策,以股份制合作制為紐帶,,加快發(fā)展采棉機械化進程,。通過對29團采用職工個人入股,向社會募股,,銀行貸款購買采棉機的方法進行研究,,認為該團以股份合作經營管理采棉機的辦法可行,值得其他團場借鑒,。具體辦法是:從2001年該團在購買采棉機時,,就采取了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經營采棉機的辦法,融資上采取職工個人入股,,社會公開募集股份,,不足部分由連隊向銀行貸款。在股份設置比例上,,堅持購置采棉機單位管理人員入大股,,采棉機駕駛員入大股,其他職工自愿入股的原則,,堅持采棉機駕駛員持股持證上崗的制度,。通過股份制的形式,以勞帶資,,使職工責權利相互關聯(lián),,就形成圍繞采棉機共同經營管理的利益群體,大大降低運行成本,。在幾年的運行實踐中,,該團每股1000元收益為221.10元,收益率22.11%,。
2.2統(tǒng)籌規(guī)劃,,建立同采棉機相配套的機采棉清理加工廠,。建立機采棉清理加工廠,認為有二個關鍵問題需要首先考慮:一是投資問題,,二是機采棉加工量的問題,。29團在解決這二個問題有獨創(chuàng)之處,值得學習,。29團地處農二師庫爾勒墾區(qū)有明顯的地理優(yōu)勢,,在農二師黨委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一座年加工量3萬t的棉花加工廠。由于2001年29團通過職工入股購置6臺采棉機,,機采棉收購棉花面積達2667 hm2,,利用兵團發(fā)展666.7 hm2機采棉面積獎勵100萬元的政策籌到400萬元,師團場配套400萬元,,引進美國拉姆公司籽棉清理和烘干設備,,配套山東棉機廠生產的139型扎花機3臺,,江蘇南通生產的400A型打包機一套,,烘干采用液化氣燃燒并配套50t液化氣站一座,保證了29團場的機采棉加工任務順利完成,,而且機采棉加工廠每年都有盈利,,經加工后皮棉達到國家2.5級標準。機采棉加工廠可以滿負荷運轉并會獲得滿意的加工生產經濟效益,。
2.3確定適當的機采棉收購價格,。投資有好的回報,職工及社會人士才會踴躍入股購買采棉機,,才能解除團場投資購買采棉機的壓力,,達到團場和投資者雙贏的滿意效果。2002年29團采棉機采摘每公斤0.5元,2003年29團采棉機采摘籽棉價格與收獲畝產量掛鉤的辦法,適當提高機采籽棉價格認為是可行的,。其價格調控的辦法是:機械采棉667m2采摘達到300kg以上的,,每公斤機采籽棉采摘費0.50元/kg;采摘200—300kg的每公斤機采棉采摘費0.55元/kg,采摘100—200kg的每公斤機采籽棉采摘費0.60元/kg,,采摘100kg以下的原則上不能用機采,,因為采摘中浪費太大,如果承包戶堅持機采,,每667m2付酬180元,,防止單位和承包工人把采棉機當清田機用。對比南疆棉區(qū)拾花人工采摘費用目前已達到每公斤0.9-1.0元,加上管吃,、住和返程火車票,,實際每公斤人工采摘費1.0以上,機采棉價格仍然低于人工采摘的費用,該團職工用機采棉的積極性非常高,。由于購置機采棉入股人投資匯報率達到20%以上,,職工入股購買采棉機的積極性非常高。2003年該團使用采棉機11臺(其中租用其他團場采棉機5臺)保證了棉花在11月20日以前全部采收完,。29團已作出規(guī)劃:2008年再購買3臺采棉機,,爭取2010年實現全團種植棉花面積85%用機械采收的目標。
2.4建立與機械采棉相配套的種植技術,。要堅持把采棉機械化同節(jié)水灌溉,、精量播種、測土平衡施肥等農業(yè)現代化生產技術配套使用,,使采棉機械化成為農業(yè)現代化生產鏈條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大膽引進國內外棉花優(yōu)良品種,積極引進培育適合機采的易采收,、吐絮相對集中,、不夾殼、品質優(yōu)良且抗病抗蟲的機采棉新品種,,不斷探索和改進適應采棉機械化的棉花豐產栽培模式,,努力研究開發(fā)和引進國內外優(yōu)良的脫葉劑,保證棉花集中吐絮,,脫葉率達到90%以上且價格低的新型脫葉劑,。
2.5現有的機采棉加工設備加工的皮棉,還不能很好地在棉紡企業(yè)得到充分利用,,只能做為配棉少量使用,,原因就是機采棉含雜和有害疵點遠高于手采棉,特別是棉結在棉紡機械上很難取出,,因此在機采棉加工上設備技術要能跟上去,,為棉紡企業(yè)提供價廉優(yōu)質的原料。(農二師二十九團夏元利 甄國林)
發(fā)表于 @ 2008年08月22日 10:36: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