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xiàn)在的位置:農(nóng)機通首頁>>農(nóng)機博客>>紅興隆北雁現(xiàn)代化農(nóng)機>>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
[日期:2007-07-31] | 來源: 作者: |
大豆是我國農(nóng)業(yè)上重要的一種經(jīng)濟作物。種植夏大豆因受品種特性,、氣候條件等影響,,播種后不能適期出苗、出壯苗和全苗,苗期生長還能受病蟲草危害,,造成苗稀,、苗弱,產(chǎn)量低,,品質(zhì)和效益差,。要獲得高產(chǎn)夏大豆關(guān)鍵要抓好以下幾項技術(shù)要點:
一、種植要點
(一)選擇適宜品種,,合理密植 種植夏大豆要結(jié)合本地雨水條件和品種特性及土壤肥力來選擇品種,。如干旱少雨地區(qū),宜選用分枝多,,植株繁茂中小粒,,無限結(jié)莢習性品種;雨水充沛地區(qū),,宜選擇主莖發(fā)達,,稈強不倒,中大粒有限結(jié)莢習性品種,。中等肥力的土壤宜選用耐肥,、抗倒伏的中晚熟品種,如魯豆4號,,菏豆84-5等,。一般情況應(yīng)選用早熟、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抗倒品種,如早熟 18號,、科豐-6號,、科豐-14號、中黃-4號等,。播前進行種子篩選晾曬,,丟掉秕粒、硬粒,、霉粒;保證種子發(fā)芽率在90%以上,。肥力高的土壤畝保苗在1.5萬株左右;肥力低的土壤可畝保苗在2萬株以上,。中熟品種一般每1/15公頃留苗21萬~27萬株,,早熟品種宜密,晚熟的宜稀,,早播的,、肥力高的地塊宜稀,,分枝多的品種宜稀,。
(二)適其早播,,足墑下種 麥收后及時搶茬早播,適宜播期6月15-25日,,早熟種可適當晚播,,而中熟種應(yīng)先播,播種深度3~4厘米,,土壤水分較差時適當深一點,,水分不足時要淺一點。667平方米播種量6~7公斤,,行距30厘米左右,。播種時,土壤水分應(yīng)達到田間**大持水量的70%左右,。一般應(yīng)于麥收前后澆水造墑,,也可在雨后播種。
(三)施足基肥,,培育壯苗 大豆幼苗生長需要一定的養(yǎng)分,,播種前增施N、P,、K做基肥,,可促進幼苗生長和幼莖木質(zhì)化較快形成,以利壯苗抗病,。一般畝施三元復合肥40kg,,(折合純N3.4kg、純P3.2kg,、純K3.4kg)或施腐熟有機肥1500~2000kg做基肥,。
(四)防漬害,炕芽,,力爭全苗 播種后要及時開好田間排水溝,,使溝渠相通,排灌順暢,,降雨畦面無積水,,防止爛種;遇天氣干旱無法耕種時,,要及時澆水造墑,,使土壤墑情適宜整地播種;若天氣持續(xù)干旱播后仍需澆水適期出苗,,防止豆芽脫水造成炕芽,??购禃r切忌大水漫灌,影響耕種出苗,。
(五)適期追肥,,葉面噴肥及防止后期干旱 豆株初花期為營養(yǎng)與生殖生長同時并進,此時植株根系的根瘤菌釋放的氮素不能滿足其生長需要,,初花期追施氮素可促進花的發(fā)育幼莢生長,。一般趁雨畝撒尿素3.5~5kg,植株生長過旺可酌情減量或不施尿素,。葉面噴肥分別于大豆苗期和開花前期,,選用鉬酸銨對水稀釋為0.05%—0.1%的溶液或選用過磷酸鈣對水稀釋為2%的溶液,每畝用量50kg加磷酸二氫鉀150g加尿素100g噴霧,,每隔7d一次,,連續(xù)三次,正反葉面都噴濕潤,,擴大吸收面,,增進吸收,提高肥效,,增產(chǎn)顯著,。大豆初花至結(jié)莢鼓粒期,若天氣干旱要適期澆水,,防止受旱影響產(chǎn)量,。
二、化學除草及病蟲防治要點
(一)適期化學除草 播后1—3d芽前土壤封閉,,要求畦面平整,,細土均勻無大小明暗垡,土壤潮濕,,每畝用72%都爾ECl00—120ml或50%乙草胺ECl00—150ml,,對水30kg噴霧;亦可在豆苗1—3片復葉期,,各類雜草3至5葉期,,每畝選用15%精禾草克EC75ml加25%虎威AS50—60ml,若莎草生長多的地塊加48%苯達松AS100ml,,對水50kg莖葉噴霧,。為確保化學除草質(zhì)量,,一定要準量用藥,、準量對水,適期化除,,防止重噴,、漏噴,。
(二)適期防病 大豆苗期極易發(fā)生立枯病、根腐病和白絹病,。用種前選用50%多菌靈WP500g或50%福美雙WP400g,,對水2kg攪拌溶解,然后均勻拌種100kg,,涼干后即可播種,;亦可在幼苗真葉期,每畝選用50%托布津WP或65%代森鋅WPl00g,,對水50kg莖葉噴霧一次。大豆盛花期再用托布津防治一遍,,可有效控制霜霉病和炭疽病的發(fā)生,。
(三)科學用藥治蟲 豆株生長到盛花至結(jié)莢鼓粒階段,極易發(fā)生造橋蟲,、大豆卷葉螟,、棉鈴蟲、甜菜夜蛾和斜紋夜蛾等害蟲,。這些害蟲在田間混合發(fā)生,,世代重疊,為害猖獗,,抗藥性強,,防治一定要以蟲情預報期為準;或者從7月底至8月初特別注意觀察田間是否有低齡幼蟲啃食的網(wǎng)狀和鋸齒狀葉片出現(xiàn),,一旦發(fā)現(xiàn)要及時用藥防治,,每7d一次,連續(xù)三次,。每次用藥提倡不同類型殺蟲劑混配并交替使用,,以免害蟲產(chǎn)生抗藥性。前期選用2.5%保得EC,、2.5%功夫EC,、4.5%氯氰菊酯EC、5%抑太保EC,、40%安民樂EC和48%樂斯本EC均稀釋1500倍液,,下午5時或上午6時至8時止,每畝噴藥液50kg,。盡量把藥液直接噴灑在蟲體上觸殺,,提高防效。后期防治選用生物殺蟲劑,,如復方BT乳劑,、蘇云金桿菌BT制劑和殺螟桿菌,,每克含活孢子100億,對水稀釋500—800倍液,,每畝莖葉噴霧50kg,。亦可與上述任何一種殺蟲劑混用。切忌與殺菌劑混用,,否則無防治效果
發(fā)表于 @ 2008年06月29日 19:51:00 |點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