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xiàn)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紅興隆北雁現(xiàn)代化農機>>北大荒歲月>>
這里是冰雪故鄉(xiāng) |
這里是冰雪故鄉(xiāng),,屬寒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區(qū),,暴虐的西伯利亞寒流長久地在這里盤旋,因此,,北大荒的冬季漫長,、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從南至北由2.6攝氏度減到零下3.5攝氏度,,極端**低溫度達零下40攝氏度,! 的確,寒冷是拓荒者面臨的首要勁敵,。 北大荒有復雜的自然地貌,。 它的北部是氣度不凡的小興安嶺地區(qū)。有莽莽山地,,有平緩丘陵,,還有寬大的谷地。這里瀕臨風口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冰霜統(tǒng)治之下,,凍土層**厚達2.5米,。它的西部是松嫩平原區(qū)嫩江從伊勒呼里山千里南下,與松花江合流侵蝕,,使這里的地勢平坦,,更有夢幻般廣闊無垠的大草原。它的東部是三江平原區(qū),。平均海拔僅54米,,萬分之一的坡降,構成罕見的平坦地勢,,形成大面積的低濕沼澤地,,漂浮垡變幻莫測,于是有“鬼沼”的神奇?zhèn)髡f,。 北大荒地處邊塞之地,。 它的東、北兩面以烏蘇里江和黑龍江為界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區(qū)內有大江大河攔阻有無數(shù)的川溪澗泉切割,;有冰雪斷道,,荊柴封路;有毒蟲結陣,,猛獸成群,;更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疫病,如“出血熱”,、“克山病”等肆意橫行,,使歷史的北大荒在傳說中兇險無比。當年,,著名作家聶紺弩下放此地,,目睹此景,不由慨然放歌: 秀色蘊于險峰之頂,。 瑰寶必藏于艱險之地,。 北大荒是祖國的一片寶地。 這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大都在5%到8%之間,有的地區(qū)高達10%以上,。這里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地表江河縱橫,地下儲量可觀,,大氣降水充盈,,極為適宜農業(yè)發(fā)展;有珍貴的礦產資源,,煤,、鐵、銅,、金,、石油一應俱全;還有極為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山林中有虎,、熊、獐,、鹿,,沼澤區(qū)有丹頂鶴、天鵝,,河湖中的鰉魚,、鱘魚、大馬哈魚、白魚,,俱是水產珍品,,人參、猴頭,、木耳,、蘑菇也都是名貴山珍……難怪歷朝歷代的人們不懼兇險、不畏艱難,,競相踏上那條幾乎沒有歸途的開拓之路,,為后代遺下了可以憑吊的印跡。 北大荒原來并非是亙古荒原,。夏,、周朝代,滿族人的祖先,,肅慎人就曾與中原頻繁往來,;戰(zhàn)國以后,,這里的挹婁人,,臣服秦漢,歲歲朝貢,;唐,、五代時,渤海王國在這里曾寫下200多年的昌盛歷史,,但終被契丹扼殺,; 剽悍的女真人崛起于阿什河流域,建立起強盛的金朝,,一舉滅掉遼與北宋,,在這里出現(xiàn)了數(shù)百座發(fā)達的城鎮(zhèn);成吉思汗驍勇的騎兵,,踏破了千里金界壕塹,,橫掃黑水,使大多數(shù)城鎮(zhèn)毀于戰(zhàn)火之中,;元,、明時期,這里曾搞過屯田,,但只是曇花一現(xiàn),; 清朝時,滿族人口大量“從龍入關”,,邊境空虛,,使沙俄勢力乘虛而入,哥薩克匪徒到處殺人放火,掠奪財物,,千里邊境,,荒無人跡;康熙7年(1668年),,愚蠢的清王朝為了鞏固祖宗“龍興之地”,,竟下令廢止招墾,實行長達200年的“封禁”政策,,嚴禁漢族人民進入東北地區(qū),。其結果一方面使這里人口極為有限的少數(shù)民族與外界長期隔絕,以致貧困落后,,另一方面又造成邊境防務孱弱,,到后來,只得將大片國土割讓給強鄰,; 中華民國時期,,官僚、軍閥,、富紳搶墾土地,,實行壟斷霸荒,借機發(fā)財,,但墾殖面積極為有限,;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略者為加速殖民統(tǒng)治,,實行向中蘇邊境地帶武裝移民,,炮制了一個20年內移民百萬戶、500萬人口的龐大計劃,,并用強行驅逐,、武力掠奪等形式,侵占了黑龍江境內大量耕地,,但向北大荒腹地的開發(fā),,卻連遭慘敗,不少開拓團成員葬身于沼澤之中,。到1945年,,日本開拓團總數(shù)達1131個,移民30萬人在虎林,、密山地區(qū),,日本侵略者征用大批勞工修筑鐵路、公路和軍事要塞,,數(shù)萬勞工死于非命,;在開發(fā)查哈陽諾敏河輸水工程時,,日本侵略者征用中國勞工15萬人,其中有5萬人被折磨致死,。直到日本投降前夕,,其開拓團成員或狼狽逃竄,或集體自戕于荒原或燒毀房屋,、破壞機器及水利工程,,造成大片土地荒蕪。 |
發(fā)表于 @ 2008年06月28日 10:31:00 |點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