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xiàn)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紅興隆北雁現(xiàn)代化農機>>北大荒英雄譜>>
《北大荒英雄譜》 |
根植沃土 ——記農墾管理干部學院院長李廣金 楊明學 范麗君 1960年元月,23歲的李廣金告別了母?!本┺r業(yè)大學,,踏上了北去的列車。被分配 到合江農墾局科研所工作,。 扎根沃土 那時,,剛組建起的科研所既無所址,又無基地,,有的是剛剛分配來的一群年輕人,。李廣 金憑著拼博奮斗的決心和苦干實干、刻苦鉆研的精神,,很快就得到同事們的稱贊,,年終,由 于成績突出,,被寶泉嶺農場評為先進生產者,。 隨著對生產情況的了解和實踐經驗的積累,李廣金越來越感到耕作實驗必須與生產緊密 結合才能取得成效,,推動生產的發(fā)展和提高,。于是,在他的提議下,,他們把試驗擺到了田間 戰(zhàn)場,,到生產隊去研究。很快,,取得了許多有益成果,,發(fā)表了不少有見地的論文,對當時墾 區(qū)平播后起壟耕法的形成,,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不久李廣金被任命為耕作組組長。 1965年,,總局決定在友誼農場五分場建立樣板田,,他被任命為五隊工作組組長兼該隊農 業(yè)副隊長,具體組織該隊科學種田方案的實施與研究,。他住在生產隊,白天和職工一塊下地 ,,夜間和試驗組的同志研究措施和調查方案,。由于采取的措施得當,,當年該隊就取得了糧豆 平均畝產近200公斤的好收成。成為墾區(qū)第一個實現(xiàn)糧豆畝產上綱要生產隊,,李廣金被科研所 評為先進工作者,。 沿著科研與生產緊密結合之路,李廣金的步子越邁越扎實,。1970年他被調到原生產建設 兵團三師生產科工作,,一年中他大部分時間在基層調查研究。1973年他在八五二農場二分場 六隊蹲點,,為了準確標定玉米拿大草的定額,,他們按日時數分壟包干親自干。他1.84米的大 個子彎腰不方便,,累了跪在地上爬著往前拔,,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感動。1970年到1976年,,李 廣金三次被評為師先進工作者,,1976年被任命為三師生產處副處長,1978年又被任命為紅興 隆管理局主管生產業(yè)務的副局長,。 務實的副局長 走上領導崗位,,李廣金深感責任重大。多年實踐使他知道指揮好大機械化生產必須要求 領**者深入實際,,掌握規(guī)律,,他比當技術員時下場更勤了,每年他在基層都超過200天,,家成 了他臨時落腳的“旅店”,。通過努力,他對情況的熟悉達到幾乎可以叫出全局400多個生產隊 長的名字,,可以說出500多萬畝土地中任何一個大地號的耕向和地勢,,及近年耕種情況,以致 人們說他這個局長是地頭局長,,是紅管局的活地圖,。 在任副局長的六年里,李廣金突出科學種田這個強項,,狠抓六大技術制度標準化建設,, 因地制宜地推廣大豆和玉米精量點播,大豆化學滅草小麥三合一施肥和抗旱抗?jié)掣ǖ认冗M 技術措施的貫徹實施,。使紅興隆管理局的單產,。總產和利潤曾分別登上新臺階,。1983年實現(xiàn) 了三超歷史,,1981年他被評為總局抗災勞動模范,,他的工作作風和精神深深留在紅管局人們 的心里。他已到柳河任職兩年后的1986年,,總局在紅管局搞民主推薦局長時,,他仍被提名。 嘔心瀝血育英才 1984年1月4日,,李廣金告別了工作24年的紅興隆管理局來到農墾管理干部學院任院長,。 管理干部學院是為墾區(qū)培養(yǎng)后備干部的地方,作為院長,,他深知肩上的份量,。在黨委支 持下,李廣金親自主持,,全體教師參加,,用一周時間重新討論教學計劃,并對開設的每門課 程的教學大綱逐一進行了討論和審定,,調整了教學結構,,從而使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適應了 管理干部培養(yǎng)目標的需要,同時,,他針對已有教師隊伍專業(yè)知識結構不合理(農機牧專業(yè)人多 ,,經營管理專業(yè)人少)的問題,提出了“定,、改,、培、聘”的師資隊伍四字建設方針:即定教 師的專業(yè)崗位,,農機牧專業(yè)的多余教師改上學院緊缺,、墾區(qū)又難以解決的經濟管理專業(yè)崗位 ,改專業(yè)的教師送出去進修培訓(包括到加拿大培訓),,自己的教師尚未培訓出來之前外聘兼 職教師任課,,以保證教學需要。通過三年多的努力,,學院基本建立了一支能夠勝任教育需要 ,、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為了充分發(fā)揮學院辦學能力,,李廣金根據墾區(qū)對管理干部的需要,,又提出學院的培養(yǎng)目 標應該是各類、各級管理干部,,從而拓寬了生源,,加快了管理干部的培訓步伐。短短幾年,, 使學院由政工和經管兩個專業(yè)發(fā)展到農管,、工管,、商管、林管,、安管、農村經濟管理,、外貿 和英語,、微機等九個專業(yè)。在這一調整過程中,,他與大專班座談,,與場長培訓班座談,并下 場調查和參照兄弟院校整改經驗,,為學院穩(wěn)定發(fā)展鋪平了道路,。 通過近四年努力,到1987年底學院已初具規(guī)模,,專業(yè)較全,,結構合理,形成了配套的教 學能力,。而如何充分挖掘學院辦學能力,,更多更好地為墾區(qū)培養(yǎng)人才,又成為李廣金日夜思 索的問題,。他和體改辦的同志用近一年的時間醞釀,、研討、比較,,直到1989 年9月才提出全 面配套的改革方案,。把激勵機制、競爭機制,、約束機制引入學院管理,,有效地調動了全院教 學部門和教職工的辦學積極性。 辦教育教學質量是學院的生命線,,李廣金特別強調要從嚴治校,。幾年來,學校堅持按招 生條件錄取新生,;對在校生嚴加管理,,對教師嚴格要求,督促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從嚴管 理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場長統(tǒng)考培訓班的成績在全國十一個考點中名列第二,,受到總局 和農牧漁業(yè)部表彰;院辦校外班也受到農場好評,,經對辦班的15個農場職教辦的測評,,14個 點被評為教學質量第一一個點第二,。 在李廣金的領導下,通過全院教職工數年辛勤耕耘,,到1991 年學院共為東北四省區(qū)和墾 區(qū)培養(yǎng)各類管理人才7319人,,其中,很多成為經營管理的行家里手,,肩負著各種重任,,不少 人成為墾區(qū)、省和全國的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或優(yōu)秀企業(yè)家,。可以說,,每個學員的身上都 凝聚著他的心血,。因為學院工作成績突出,1989年被評為農業(yè)部教育先進單位,,李廣金被評 為全國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 一心想著黨的事業(yè) 李廣金從一個普通技術人員成長為高級農藝師、副局級干部,,成績斐然,。無論什么時候 ,他干工作都不講困難,。1970年,,幼子剛滿周歲,組織決定他和愛人到五九七蹲點,,他們二 話沒說,,將孩子交給老母就去了。他工作起來無時無點,,有一次母親半夜醒來發(fā)現(xiàn)兒子還未 回家,,不放心,就踩著厚厚的積雪找到了辦公室,。當了領導,,他更加忘我,時時處處想著工 作需要和黨的形象,。他清正廉潔,,剛正不阿,敢抓敢管,,不吃請,,也從不請吃。剛到學院, 他就向任教的同屆同學說不到同學家吃飯,,希望諒解,,八年來就是這樣做的。一次,,一位要 求調轉老師的父親給他送去毛毯等價值五六百元的禮品,,他把禮品退回,把該辦的事辦了,, 這位老干部感嘆地說:“現(xiàn)在還有這樣的干部,?要都像這樣就好了?!? 李廣金在事業(yè)上是個合格的實干家,可在家庭中,,他卻不是個合格的丈夫,。他的妻子胡 林娜由于長期拼搏,80年代始身體逐漸崩潰,。1981年她在北京學習時胃突然大出血,,當即住 院治療,李廣金卻因工作忙未去探望,,同室病友問胡林娜愛人怎么沒來,?她只能眼含淚花辛 酸地說路遠工作忙。1981年胡林娜子宮切除,,他因工作僅在術前的頭晚趕到醫(yī)院,,術后照顧 了兩天又去工作了。1984年二月胡林娜乳癌切除,,李廣金只照顧到拆線就返回學院,。術后到 上海“放療”,,李廣金也只送到上海,、陪護放療一次就返院工作。放療對身體的損耗非常大 ,,每次得胡林娜自己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家,。直到1989年5月胡林娜在上海確診為癌擴散, 李廣金才不得不暫停工作照顧愛人,。就是在胡林娜時刻不能離開他的情況下,,只要回到學院 ,他立即又沒日沒夜地工作,。1990年除夕,,有幾個流氓鬧校,他得知消息后,與黨委班子成 員連夜與同學交談,,果斷地處理了肇事分子,;又與領導班子一道認真開展整頓校風校紀工作 ,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他已臨近死亡的妻子卻因他不在身邊,,不能下床解手,從床上滾到了 地下,。1991年7月2日,,胡林娜離他而去,愧疚之心使他悲痛欲絕,,他深深地責怪自己只顧工 作沒有照顧好妻子,。然而,為妻子料理完后事后,,李廣金又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李廣金常講:“假如你不是以權謀私,權力只意味著責任,,權力越大,,責任越重,那剩 下的只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闭驗樗麜r刻不忘責任,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正因為他 牢記事業(yè),,他從失去親人的悲痛中走出來了,繼續(xù)邁著大步,,去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明天,。 拼音:liguangjin 姓名:李廣金 序號:0038 |
發(fā)表于 @ 2008年06月26日 20:04: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