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xiàn)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紅興隆北雁現(xiàn)代化農機>>北大荒歲月>>
北大荒包粽子 |
發(fā)布時間: 2008-5-22 20:59:17作者:王惜偉 |
北大荒包粽子 王惜偉 知青的情結,,以思為重。特別是艱苦年代生活,、勞動之余的思友,;寂寞、平淡之中的思鄉(xiāng)與節(jié)假日期間的思親,,都深深觸動著知青那份悠悠的思念情結,。雖然文化大革命時期,各種傳統(tǒng)節(jié)日已經(jīng)不再被重視,,但是,,每逢節(jié)假日的那份思念,猶如醇茶濃酒一樣揮之不去,。 有一年的端午節(jié),,不知為何知青一起想到了那竟龍舟、四角粽,、菖蒲雄黃酒,。尤其大家一起談論到那四角翹翹的綠色粽子總是在腦海深處出現(xiàn)勾起一片情思,而那碧綠的菖蒲酒,,深黃的雄黃酒,,雖然知青們未必喝過,但那遠古傳承下來的文化內涵使人浮想聯(lián)翩,。 情思之一是對愛國詩人屈原的回憶,。“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苦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對一代又一代人產生了激勵,;“萬頃江湖思傾國”,詩人熱愛祖國的深情,,也不時打動許多愛國青年在國家危亡的時刻奮起,。屈原在與漁夫的對答中闡述的:“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那種不肯與塵俗同流合污的信念,,那種懷瑾握瑜的情操,也教育著每個正直的知青,,直到今天市場化,、商品化這物欲橫流的社會里保持著潔身自好。 情思之二是對家鄉(xiāng)端午民俗的懷念,。每當此時,,就會想起幾千里之外的家鄉(xiāng),此時又該是包粽子的時節(jié)了,。全家團坐在一起,,動手包制粽子的談笑風生和粽子煮熟后的清香,洋溢著多少家庭的溫馨,,如今也是四角粽子也是滿山青綠空念遠,,在北大荒那個副食缺乏的地方,成了知青難以期盼的美好回憶,。 情思之三就是端午來源的記憶,。龍舟競渡、雄黃酒驅瘟的趣聞,,知青們說了一遍又一遍,,總還有能找到腦海深處不能忘記的趣事在萌動。尤其是《白蛇傳》里的白娘子,,冒著九死一生盜仙草的危險而救助夫君許仙的感人故事,,把一個多情多義的白娘子幻化成忠貞愛情的化身。 情思總歸是情思,,畢竟不能代替現(xiàn)實,,于是知青就想到自己動手制作粽子。北大荒地處塞外寒冷地帶,,沒有包粽子的材料,,像粽葉、糯米以及小棗,、豆沙等輔料,。于是幾個知青就來了奇怪的想法,提議用東北特產黃米來包制粽子,。至于粽葉,,六月時節(jié),正是東北大田茂盛的時節(jié)。那時,,早已栽種的玉米長的有半人高了,,青青的玉米葉子煞是好看。有人就從大田里面摘了些玉米葉子,,用開水燙好,、燙軟,還把黃米用清水泡開,、泡軟,。女青年還把平時珍藏的紅糖、紅棗捐獻出來,。于是幾個青年就圍坐在一起,,像模像樣地、笨手笨腳地開始包制粽子,。一把黃米一勺紅糖或者幾粒小棗,,一邊包制,一邊就唱起流行歌曲,、愛情歌曲,,別一樣的氛圍包圍著那個簡陋的知青小屋。 知青包制的粽子真是沒有模樣,。四個角不勻稱,,餡是多少不均,個頭也有大有小,。放在一起,,祖孫三代,支楞不齊,,但是總算包在一起了,。幫忙的知青把洗衣服的大盆洗刷干凈,將粽子一層層地碼好在盆里,,加滿水就開始燒起來,。終于粽子出鍋了,滿屋子飄起了玉米葉子的清香,,雖然與正宗的粽子只是形似,,口味頗像東北的粘豆包的味道,但它畢竟是粽子,。 看到揭鍋,,滿屋的知青一涌而上,也顧不得講究,,黑著雙手就去抓粽子,,燙得人們把粽子在兩只手上倒來倒去地降溫,,剛剛到了可以拿住的地步,大家就急不可待地剝開粽葉,,露出黃黃的粽子,,急忙放在碗里,,用筷子挑開了吃,,一邊吃還一邊吸溜吸溜地吐熱氣,一個粽子就這樣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問大家味道如何,,滿屋子知青鼓著腮幫子喊:“蠻好”,“賊拉好”,! 幾十年過去了現(xiàn)在粽子已經(jīng)不是什么稀奇的物品,,超市里各種風味的粽子、各種樣式的粽子,、各種包裝的粽子花花綠綠地擺滿柜臺,。每當端午節(jié),我還是回憶那北大荒的特色粽子,,那既不美味,,又不規(guī)整的知青粽子,這粽子也伴著我們度過了那青春的躁動歲月,,給了人們特殊的記憶,! |
發(fā)表于 @ 2008年06月22日 15:42:00 |點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