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從源頭上消除事故隱患,減少農機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提高農機安全生產水平,,維護農機安全生產正常秩序,確保農業(yè)生產順利進行,。結合農機安全生產實際,農十三師近日出臺了農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施方案,。
方案確定的工作目標為:
通過開展農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進一步落實農機安全生產監(jiān)管制度,對農機安全生產隱患進行全面排查,,強化各級農機管理人員及駕駛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對農機安全生產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加以鞏固,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各類農機事故的發(fā)生,,促進農十三師農機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穩(wěn)定好轉,。
為確保農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成立領導小組,。
方案確定排查治理工作的主要內容為:
(一)農機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性文件,、技術標準,、操作規(guī)程等的貫徹執(zhí)行情況;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農機安全生產投入保障機制的建立與落實情況,。
(二)
拖拉機和
聯合收割機登記,、年度檢驗情況、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駕駛證的申領,、持證,、審驗情況。
(三)重要農時,、季節(jié)和重點作業(yè)區(qū)域,,查處違章指揮、農機駕駛操作人員違法載客,、超載超限,、無牌行駛、無證駕駛,、酒后駕駛等嚴重違法行為的情況,;違法行為的發(fā)生率是否有明顯降低。
(四)農業(yè)機械駕駛操作人員安全教育和培訓制度建立及落實情況,。
(五)農具作業(yè),、運行的安全防護;農業(yè)機械庫棚,、維修,、儲油等設施安全情況。
(六)農機事故處理和責任追究情況。已發(fā)生的農機事故是否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要求,,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方案安排2008年3月1日至11月30日,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分三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3月1日至4月30日)
1,、對2007年已經排查出且未整改的重大隱患進行整改,。
2、圍繞治理拖拉機牽引超長超寬拖車,、“黑車非駕”,、拖拉機尾部無反光警示標志等安全隱患,制定2008年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全面落實農機安全監(jiān)理機構職責,。
3、組織好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年度檢驗,、審驗工作,結合檢,、審驗工作進行全面隱患排查,;做好春耕備耕農機安全教育檢查,確保機具,、設施的安全技術狀態(tài)良好和春季農機安全生產,。
第二階段(5月10日至6月30日)
1、加強“三夏”期間的農機安全監(jiān)督,,檢查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情況,。
2、加大宣傳力度,,開展“農機安全生產月”活動,,圍繞“治理隱患,防范事故”這一主題,,采用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營造隱患排查治理的濃厚氛圍。
3,、組織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大限度地消除各類事故隱患;重點查處和糾正拖拉機違法載客,、超載超限、無牌行駛,、無證駕駛,、拖車超長超寬等違法行為,防止發(fā)生群死群傷的重特大農機事故。
第三階段(9月1日至11月30日)
1,、加強“三秋”期間的農機安全監(jiān)管,,對參加“三秋”生產作業(yè)的農業(yè)機械要實行嚴格的集中管理和準運制度,做好對采棉機,、棉花拉運機械的防火安全管理,。對駕駛人員進行專題教育。
2,、加強秋冬翻期間的農機安全監(jiān)管,。
3、建立健全農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
方案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重在落實,。各團場農業(yè)科(農機監(jiān)理)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統(tǒng)一領導和部署下,,領導要親自抓,結合本團場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實施方案,明確負責人,,把各項工作和責任真正落到實處,。
(二)突出重點,強化督導,。團場農業(yè)科(農機監(jiān)理)要會同安辦,、路政、公安等部門加強合作,、協調行動,、相互配合,督促,、檢查和指導本項工作,,對排查出來的安全隱患要認真梳理分析產生的原因和癥結,落實整改,,絕不能走過場,。
(三)認真做好總結工作,建立農機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為鞏固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行動成果,,確保取得實效,對每個階段的工作要認真進行總結,,主要針對排查出的重大隱患是否治理到位,,隱患排查監(jiān)管機制是否建立健全等。
發(fā)表于 @ 2008年04月22日 19:09: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