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紅興隆北雁現代化農機>>現代化農業(yè)>>
小麥怎樣種 稻草覆蓋稻茬免耕 |
|
發(fā)布時間: 2008-10-29 9:30:46
|
稻茬免耕小麥出苗速度、出苗率和出苗整齊度,,均優(yōu)于翻耕小麥,,而且小麥分蘗早,低位分蘗多,,葉色綠,,苗粗次生根數多,活力強,,具有明顯的苗期生長優(yōu)勢,。稻茬免耕小麥抗倒伏能力強,成穗數每畝比翻耕麥多0.5~2.5萬穗,,千粒重增加1克左右,,增產5.8%~17.7%。 技術優(yōu)勢 1,、改良土壤結構,,有效培肥地力; 2,、有效調節(jié)土壤水分,,增強排濕與抗旱能力, 3,、簡化秸稈還田操作程序,,有效抑制雜草,減少農藥施用量利于化學除草,; 4,、改善播種環(huán)境,保證適期播種,,利于小麥小窩密植技術的推廣,,提高播種質量,增加有效穗,,提高產量,。 除草免耕 水稻收獲時盡量齊泥割稻,淺留稻樁,;按2~3米開廂,,溝寬15~20厘米,溝深20~25厘米,,開好邊溝,、廂溝,,以利排灌;播前5~7天進行化學除草,,畝用41%農達水劑150~200毫升,,兌水30公斤,也可畝用克蕪蹤或殺草快200毫升,,兌水60公斤噴灑,。由于稻草覆蓋栽培能有效抑制雜草滋生,可適當降低除草劑用量,。 精量播種 稻茬免耕使小麥分蘗力明顯增強,播量不宜過大,;撬窩點播行距20~23.3厘米,、窩距10~13.3厘米、窩深3~4厘米,,保證每畝播2.5萬窩以上,,開溝條播要縮小行距,播幅13.3厘米,,空行26.6厘米,;包衣、拌種,、播種:包衣,,按制泥漿(取干黃泥7~8公斤,加清水15公斤,,浸泡48小時,,瀝去清水)—拌泥漿(待播種子倒入盆中,加瀝去清水的泥漿,,充分拌勻)—拌磷肥 (取鈣鎂磷肥25~30公斤與拌泥漿的種子充分拌勻)—米篩滾(拌好泥漿,、磷肥的種子倒入米篩內,不斷篩動,,使每粒種子均勻滾成球形),,拌種,將經包衣的麥種與每畝應施的全部干底肥 (細碎)拌勻,,磷肥不足部分在拌種時補足,,播種,將拌好種子的種肥,,按廂定量均勻撒播于窩內或播幅內,,做到不重播、漏播,,避免缺窩斷壟現象發(fā)生,。 稻草覆蓋 一般每畝用干稻草200~250公斤為宜,,整草覆蓋應降低用量,鍘細覆蓋適當多用也無妨,。蓋草**好在播種后隨即進行,,以減少土壤水分散失,避免土表干裂,,影響發(fā)芽出苗,。鋪草盡量做到厚薄均勻,無空隙,,做到草不成堆,、地不露土。 科學施肥 每畝配備渣肥1000~2000公斤,,優(yōu)質人畜糞水2000~3000公斤,,純氮10~12公斤,P2055~8公斤,,K2O5~8公斤,。在有效磷低于5~10毫升/公斤的缺磷地區(qū),或有效鉀含量低于50毫升/公斤的缺鉀區(qū)域,,應適當加大其用量,。氮肥一般以60%作底肥,40%作拔節(jié)肥,?;瘜W氮肥在播前土壤濕潤時撒施,既省工省力,,又不易造成揮發(fā)損失,。 加強田管 播種之后,注意土壤墑情變化,,若播種階段雨多田濕或進行了浸灌處理,,而播后雨水充足又不過頭,則利于出苗及苗期生長,。若播前未浸灌,,播后降雨又不足,土壤干旱,,應及時噴灌,,或挑水澆灌。相反,,若雨水過多,,土壤濕度過大,應進一步清溝排濕,以免爛種,。小麥拔節(jié)后,,即進入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兩旺階段,對水肥需求增大,,應適時灌拔節(jié)水,,具體灌水時間上弱苗可適當提前,旺苗應適當推遲,。拔節(jié)肥**好結合糞水施用,,利于提高肥效。若不施糞水,,則可結合灌水進行,,即在灌拔節(jié)水并排干水后,隨即撒施,。進入生長后期,,由于稻茬免耕覆草栽培小麥分蘗多、群體大,,庫源矛盾更加突出,可適當進行根外追肥,,以養(yǎng)根護葉,,確保粒多粒飽,實現高產,。 |
發(fā)表于 @ 2008年10月29日 10:17: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