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我們家用上了秸稈燃氣,,告別了煙熏火燎的日子,不但做飯,、炒菜等速度和使用煤氣一樣,,而且干凈,、節(jié)省,13天時間只用了32立方燃氣,,省錢,。” 10月9日,,做晚飯的時間,,在農(nóng)三師四十六團加工廠退休職工林秀華家中,剛好碰上她正在煮面條,,于是高興地一邊煮著面條,,一邊向我們贊嘆秸稈燃氣的好處,。
據(jù)了解,9月26日,,四十六團秸稈燃氣已通到了團部,、四連和六連廣大干部、職工群眾的家中,,目前,,該團已有300戶職工開始使用秸稈燃氣。
四十六團秸稈氣化工程是爭取國家清潔能源項目資金建成的,,總投資280萬元,,可供應650戶職工使用。該工程充分利用棉花桿,、蘆葦桿,、玉米桿等天然生態(tài)資源,通過將其粉碎,、送入汽化爐,、裂解成以CO為主的可燃氣體,再經(jīng)過洗滌,、冷卻,、凈化等過程,變成職工可使用的干凈生活用氣,。秸稈燃氣屬于國家倡導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干凈能源。同時,,這一系列的操作和運行工作并不需眾多人來執(zhí)行,,這項工作都是由秸稈氣化站一位工作人員來完成,他每天只需燒火3小時左右,,消耗400公斤秸稈,,就可儲存800—1000立方的可燃氣,這些可燃氣體能供應300戶職工一天的生活用氣,。
為保證職工用氣安全,,秸稈氣化站還專門在氣體中加入用戶可以直接檢測的臭氧,一旦發(fā)現(xiàn)泄露,,就可發(fā)揮其警醒作用,,而且臭氧散發(fā)出的臭味對人體不會產(chǎn)生毒副作用。
秸稈氣化工程的投入使用,,是四十六團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一項重要體現(xiàn),,也標志著四十六團職工生活步入了一個嶄新的起點,團場參與公共事務建設、規(guī)劃的目標更加明確,,基礎設施條件得以進一步改善,。
發(fā)表于 @ 2008年10月15日 09:58:00 |點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