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05年的一篇文章,,當時我還沒有從事農機行業(yè);2007年新大學生剛進入公司,,我買了一本IE的書給他,;從農機的展覽來看,中國農機的差距不在產品的差距,,首先在于管理的差距,、觀念的差距?!?br>
如此低劣的IE水平,,如何承載“中國制造”的盛名
――關于工業(yè)工程的思考
(本文2005 5 27在工業(yè)工程網**發(fā))
----先看下面的事實,我是一名國企轉民企工廠的副總,,在一個經濟比較發(fā)達的省份,,我在我的周圍做了一個調查,知道IE為何物的不足2%,,能自覺應用IE手法進行現場改善的近乎為零,;我在學校學習的專業(yè)是機械工程——全稱是機械工藝制造及設備,應該算工業(yè)工程的相關專業(yè),,可能算“堂兄弟”吧,,但是在我的同學中知道IE的也很少,,我們工廠有專門的工藝部門,開展機械產品加工工藝編制,、工時定額的確定,、物料規(guī)劃等工作,但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沒有聽說過IE,,更不用說用相關理論去解決現場的問題,。
----傳統的經典IE是工業(yè)技術與管理的結合,應用于現場的改善,,提高生產率,、縮短交貨期、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美國著名生產與質量管理專家朱蘭博士認為,美國能夠贏得兩次世界大戰(zhàn),、美國****能向世界炫耀的就是――IE,,工業(yè)工程。雖然我們不喜歡日本,,雖然我們周圍很多人不知道IE,,但大多數接受過中等教育的人都知道日本企業(yè)的現場管理水平世界**流,其實,,其核心就是IE,。
----中國國有企業(yè)的IE水平低下是有其歷史原因的,IE的開山始祖應該算美國人泰羅,,1911年的一本《科學管理原理》標志著IE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確立,,有吉爾布雷斯大夫婦、甘特的推波助瀾IE在美國開始了幸福之旅,。二戰(zhàn)以后的日本,,在麥克阿瑟刺刀的淫威的下,經過戴明的諄諄教誨,,小日本的IE水平迅速達到**流水平,。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報道IE在中國的古籍出處(估計永遠也不會有),大多數國人認為IE手法充其量只能算雕蟲小技,,和我泱泱大國的“修身,、養(yǎng)性、齊家,、平天下”的治國之道如何可比,。
----改革開放以后,萬物復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許多高校開始開設IE或相類似的專業(yè)(例如:清華為工業(yè)工程與管理),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也開考該專業(yè),。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有40多所高校開設IE專業(yè)??墒?,時至今日,仍然沒有一套權威的中國版工業(yè)工程教科書,,絕大多數是工業(yè)技術和普通管理學教科書的雜燴,。**無**有的幾本教材大多是從理論到論理。
----**近,,我找到幾本IE的普及讀物,,幾乎全部雷同,舉的例子,、畫的示意圖,出現的錯誤完全一樣,,介紹IE的歷史,,提到大衛(wèi).李嘉圖,和亞當.斯密都說“這里不一一列舉”,。
---提高中國IE的水平,,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重構中國的工業(yè)工程學科體系、出版一批高質量的讀物,、提高各級領導的認識,、用信息化帶動工業(yè)化的同時通過傳統的IE手法提高制造業(yè)的水平。和清華大學2002年出版了國外大學優(yōu)秀教材-工業(yè)工程系列(影印版),,選題和內容都堪稱**流,,其中一本《21世紀制造》已經翻譯出版。我認為有一些重復選題的863項目可以休矣,,應該資助一些高質量的國外圖書的翻譯,。日本人的外語水平不高,但是,,他們大多數人都可以很快接受國外優(yōu)秀的學術思想――因為,,他們的翻譯機制是世界**流的。隨便說一下,,這也是合理勞動分工――IE的第一個基本原理,。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南方的一些出版社,像海天出版社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出版了一系列有影響的IE讀物,。例如,,《精益生產方式――現場IE》(劉勝軍編著)。還有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福友系列讀物有好幾本都是IE手法的經典之作,,遺憾的是該批讀物的定價都比較高,。這些書的特點是操作性強,大多數是臺灣或日本的書的翻版或翻譯,,在外企,、推行IE的工廠這些書有較多的讀者群和較高的美譽度,例如孫老師的5s 教材應該是國內的經典,。
-----要做的第二件事是盡快在制造業(yè),、在工科、管理學專業(yè)的學生中普及經典IE理論,。根據目前中國的經濟結構,,傳統IE或者講經典IE的市場**大,更準確的說是需求**大,。目前國內的經典IE應用主要在珠三角,,原因是中外合資企業(yè)較多,而現代IE的研究主要在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浙江大學、廣東工業(yè)大學等為數不多的幾所高校,,清華以10萬美金的高薪(要知道其實一年只有30天時間在清華,,而且不開課)聘請世界著名IE專家薩文迪擔綱系主任,足見清華的雄心,,但是,,眾所周知,美日的IE水平不僅是研究水平,、發(fā)表論文的數量,,重要的是已經為傳統制造業(yè)、非傳統制造業(yè)等其他經濟組織所自覺使用,,而且創(chuàng)造了無法估量的價值,。在中國華東**大的書城――上海書城(南京書城同樣如此),工業(yè)技術的營業(yè)員不知道有工業(yè)工程的圖書,,少見的幾本IE圖書被放在建筑圖書中,,更不要說一般縣城的書店。如此低的知識普及率不利于其在工廠,、醫(yī)院等其他組織的應用,。因此,對于學校研究結構來說,,傳道,、授業(yè),、解惑;普及,、應用,、提高,任重道遠,。..
-----如果說第一,、二件事是對于出版界、決策層,、研究機構而言,,那么第三件事主要是對于企業(yè)而言(當然也包括其他組織),撥開“云霧”,,返璞歸真,,腳踏實地提升企業(yè)的能力。
-----解放前的事太遠,,我們不去回憶,。剛解放,我們還沒有工業(yè)管理的理論,,有的只是“大干快上”的決心和蘇聯的156個項目;然后是階級斗爭為綱,,一切都黑白色顛倒;因此,改革開放、國門打開孔茨先生的管理理論叢林到中國已經是管理新知云霧,,科學管理,、企業(yè)文化,、績效管理,、多元化、核心競爭力新名詞暴炸,,昨天剛剛學會,,今天又說淘汰。昨天才說是管理前沿,,今天又曝光是“盜名”偽造圖書,。企業(yè)一頭霧水。
-----從人才開始,,從培訓起步,,從現場改善做起,重新回到泰羅,,相信對于企業(yè)一定有益,!
發(fā)表于 @ 2007年11月02日 22:04:00 |點擊數()